跟喬奈預料的一樣,通過他的這份能力,的確成功地“跳過”了逗魚直播平臺的實名認證體系。
更準確點說,剛剛發生的事情是:
“原本需要針對喬奈進行的實名登記被強行‘抹除’為不存在狀態。”
就好像逗魚根本沒有設置這個步驟一樣!
而后續的直播間信息填寫,對喬奈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困難可言:
“首先要填的是……主播名字?”
“再用我以前的網絡賬號名好像不太合適,的確應該好好想想。”
“嘿嘿,有了!”
“據傳所有的亡者都要在轉世投胎前踏上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忘掉前世的一切,那我這個情況大概是既忘記過橋了也沒喝湯,還陰差陽錯之下原路返回。”
“所以,這回的主播名干脆就叫——”
“奈何橋!”
簡單思索的功夫,喬奈便是敲定了他給自己起的主播賬戶名,既有著幾分簡單的寓意,同時剛好還是他的名字倒過來再插個字,也算得上是陰差陽錯。
……
“嗯,然后下面是要選擇……直播的范疇?”
打量著屏幕上展示出的分區內容,有關“直播內容”的部分,算是逗魚直播平臺的一大特色。
逗魚直播作為華國內的直播界巨頭,旗下各種類型的主播和內容都應有盡有,能夠做到融資上市的程度,自然有著它的特殊手段。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逗魚平臺嚴格的內容劃分體系,它依靠著這套規則,作為名下主播的考核制度。
舉個例子,假若有一位直播范疇選定為《爐石傳說》的游戲主播,那么逗魚平臺官方與其簽約后,對該主播的“績效”考核便全部來自于他直播爐石傳說期間的成果。
有100名活躍觀眾,記100;
同理,1000名觀眾,則記1000;
至于說這位游戲主播利用他的直播間,播出其他游戲或內容,那么在這段時間里,即使活躍觀眾數量達到一萬、十萬甚至更多,逗魚平臺都不會進行計算。
這種規定,看起來顯得有些死板,但不得不承認,唯有采用嚴格的規章,才能讓逗魚這個平臺獲得發展。
道理很簡單,說白了一字之淺:
逗魚平臺需要面向觀眾,對觀眾負責,而非對主播。
作為一名對直播有需求的觀眾,其中的不少人需要在他打開某個“分區”時,能夠快速找到該分區相對應的直播內容。
打開“英雄聯盟區”,入眼所見都是上單排位、中單殺神、暴躁射手、節奏打野的直播間;
跟滿世界都是“今天來下自走棋”的直播間進行對比;
于一名普通觀眾而言,肯定是兩種觀看體驗。
因此,大多數主播在注冊創建直播間的時候,都會在“直播范疇”這一欄里盡可能謹慎全面地考慮,畢竟后續可能會影響到簽約相關的事項。
常規來講,正經的主播都會選擇他最擅長、最契合的項目作為直播內容。
然而輪到喬奈這里,他的畫風卻是完全不同!
“直播范疇是吧……”
“游戲區!這個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