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這樣,在這之后,皇帝再也沒有別的孩子出生。
太醫檢查過,并未發現任何異常,這事就放下了,皇帝開始在剩下的三個兒子中選擇繼承人。
其中表現最聰明的,自然是三皇子了。
本身還是嫡子,也很合適,因此確定人選后,皇帝就將三皇子當做儲君培養,自己繼續努力造人。
等到三皇子十歲,皇帝因寵幸過太多妃嬪,身體機能迅速下降,一場風寒
過來,就倒下了。
三皇子還小,緊急立為太子,也無法將整個國家掌控,皇帝臨終托孤也不夠放心,好在這些年皇后幫忙處理政務,便決定讓皇后垂簾聽政。
一開始朝臣堅決反對,但皇帝已然下令,同時邊關戰事再起,其他將軍無法抵抗敵軍,夏家父子再次帶領上陣,軍權到手,反對的聲音就沒了。
三個月后,皇帝去世,太子登基為帝,皇后被尊為太后,依舊垂簾聽政,手中握著真正的實權。
也是這一年,皇帝喪期,太后提議大赦天下,所有沒有生育的妃嬪,全都可以離宮,其中就有夏青璃。
不少人一開始都罵夏青羽為了讓自己妹妹出宮做出這等讓先帝震怒的事。
可當那些沒有生育的女子真的回到家里,不用夏青羽動手,自有那些女子的家族幫忙罵回去。
不是誰都舍得讓自家春華正茂的女兒在宮中守寡的。
時下民風開放,女子再嫁是常事,尤其是皇帝的女人,若是娶了,可以說跟皇帝的待遇都是一樣的,因此那些出宮的女子,一個個都十分搶手,基本上一回家,就會有家族為自家孩子提親。
有臉去提親的,還都是高門貴子,最次的家世也極好。
包括青璃這,提親的人差點踏破夏家的門檻,可惜夏家人丁單薄,青璃回家了,就是她做主,因此全都給拒了。
眾人覺得她太傻,不會真的要給皇帝守寡吧
誰知沒幾天,太后親自送了一批美少年到夏家。
眾人“”
是我想太多。
荀氏出宮時,腦子還是懵的。
她以為會在宮中老死。
剛被幽禁時,荀氏心灰意冷,是打算自殺的,可是自殺太疼了,她就這么渾渾噩噩的活著,偶爾腦海里浮現的是夏青璃說過的話,心中會出現那么一點點后悔。
這個后悔,在那次差點被當成頂包的之后,到達了巔峰。
自那以后,她就不想死了。
但她知道自己出不去這個皇宮。
誰知沒幾年,宮門卻已經朝她打開。
早就告老還鄉的父母又一次回來京都,只為了接她。
荀氏是最后一批出去的,因此前面她的父母還沒來,沒有家人接她,她一個在深宮里生活了多年的女
人,不知道去哪。
看著面前熱淚盈眶的父母,荀氏掐了自己胳膊一下。
“你掐自己做什么傻孩子,娘在這,以后再也不會讓你被欺負了”荀母趕緊打開她的手,將女兒抱在懷里哭。
荀父也在一旁抹眼淚,拱手對著皇宮的方向深深地鞠躬,高呼“太后之恩無以為報,老臣會帶領家族日日夜夜為太后祈福”
荀父即使告老還鄉,依舊是老丞相,所作所為被眾人關注,他這一動作,讓最后一批都來接自家孩子的人也趕緊拱手,齊聲道“太后”
一聲疊著一聲,十分響亮,也徹底將荀氏驚醒,她看著父母,再看看身后似乎有些陌生的皇宮,“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她真的離開了皇宮
她又可以重新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