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打預防針,總歸不會錯,女生的第六感。”
胡雅璇把電子單分發給同組的伙伴,讓所有人按照流程走申報程序,品牌節事關重大,可能同一項業務要經手幾回才能準許。
贊助商展區的預算是最晚遞交的,宣傳費接近9000元,可胡雅璇只是粗略一瞥,居然直接給通過了。
“你有看清楚9000元的宣傳費明細嗎”陳博低聲質問。
精于業務的胡雅璇從容不迫道“贊助商不歸我們管,主要看校方的意思,領導那邊點頭,我們只管打卡放行。”
陳博吃了虧,回頭默默惡補起專業知識。
淵魚大學的性質相對特殊,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卻是全球唯二的兩家b2u大學,更是僅有的具備鍵盤應用學辦學資質的大學。
b2u,全稱是biouy,意為商業連接學校。
隨著教育資本化的不斷深入,官方一貫堅持的商業禁入校園政策開始出現松動跡象,開放派認為,大學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身為當代大學生,理應全方面的適應調節,盡早跳出象牙塔怪圈。
因此由官方牽頭,在楓葉集團的組織號召下,淵魚大學成為了商業入園的試點學校,并與西海岸加州的希爾科大學建立了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
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針給未來人才培育帶來了另一條切實可行的路,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往往要到應屆畢業才會從一張白紙的狀態慢慢揮筆著墨。
而淵魚大學的學生早就從大一開始便沐浴在各種企業贊助的選修課熏陶下,在商教融合的氛圍里找到符合自身定位的職業發展道路。
企業的管理者們也樂于借助這種低廉的方式擴大影響力,不管將來這批學子是否能真正成為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但最起碼他們會成為企業文化的推廣者。
淵魚大學依托政策紅利,是少數幾家不用靠財政撥款能維持正常運營的高校,銀行負債率低到令人艷羨,如果不是被束縛住手腳,淵魚大學大概會是國內第一支高校非概念股。
學校每年的招商引資基本不愁金主,只有價碼合不合心意的問題,有時連消息尚未放出風,便有內幕知情人來打探情報的。
對于學生會來說,品牌節是個積累政治資本的契機,而對于企業,品牌節亦是彰顯公司綜合實力的途徑。
攤位的駐場費從第一屆的免費邀約攀升到如今的幾十萬,形式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更多地是出于功利性目的。
早兩年有家破產清算邊緣的生物制藥公司正是憑借品牌節的曝光,奇跡般的從st生死線拉了回來,創造了不可思議的連續漲停,其成功案例還被當年的學者們拿來反復研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陳博打開品牌節的場地圖,贊助商展區的面積幾乎是余下四者相加之和,根據去年的校刊新聞回顧,企業不僅把品牌節當成對外展示產品文化的窗口,也順帶把秋招安排進了行程。
今年的名單資料不知在誰那,陳博翻了翻去年的,陣容可謂是空前強大,500強企業來了20,叫得出名號的大廠全部榜上有名,放眼國內的高校,很少有能與之媲美的。
“我能出去走走嗎”了解清楚情況后,陳博想去現場踩點。
“可以。”胡雅璇點點頭。
“不會耽誤你們工作吧。”
胡雅璇坦言“事實上,你留在這更耽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