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不知誰是向導,一路走來幾乎沒有迷路,一股神奇的力量指引著眾人前往目的地。
途中歇息了兩晚,陳博無奈和許雪瑩又擠在同一張床鋪上。
“冷的話就多拿點被子去,不要凍壞了。”
“那你呢。”
“我還好,反正已經感冒了,總不至于發燒。”
“不許這樣咒自己。”
陳博老老實實地蜷縮在一側,提前用大衣裹好下半身,免得夜里被冷醒,幸好這次許雪瑩還算乖巧,白天起床被子的位置幾乎沒有挪動過。
倒是兩人的距離有些親密
“不要被其他人看見了,說你閑話。”
許雪瑩披好外套,打趣說“你在家里有相好么還是爸媽給你安排的親事。”
“這是哪跟哪的事情,我是怕影響你,孤男寡女的同處一室,傳出去影響不好。”
“那你就把我娶回家唄,這樣咱們就可以正大光明了。”許雪瑩從床上一躍而起,撲到陳博懷中。
“得得得,那你安分點,我們現在有任務,這活要是完不成,怕是見不到明年開春。”陳博象征性地抱著人轉了幾圈,小心翼翼給放回地上。
陳家在余杭不算名門望族,至少在科舉考試之前不是,祖上往上翻基本都是農民,闊綽時也不過十余畝良田,只能顧著溫飽,逢年過節見見葷肉,平日里粗茶淡飯。
家里沒出過讀書人,自然也沒當鄉賢的份,只能靠行賄當個小吏,欺壓下地位不如自己的貧農。
祖父輩趁著清末大亂背井離鄉另謀出路,因為嘴皮子靈光,在洋人那當差,久而久之便混成了買辦,日子那是紅紅火火,不過人總是要落葉歸根的,即便在租界吃得開,也不忘多關照鄉親,好賣個禮尚往來的人情。
到了父輩,這種情況愈甚,鄉里的祠堂是陳家出錢修的,鬧饑荒挨餓,也是陳家負責施粥派米陳誠身為家族的繼承人表面功夫做得相當到位,背地里干的勾當幾乎無人知曉。
余杭的老家是間尋常的土瓦房坐落在村里的中心和其他房子在外觀上看并無兩異,越過門檻視線被一座石質屏風擋住,上面刻著家訓陳博無心欣賞只想快點完成任務,便急匆匆地繞行。
這家對于陳博而言十分陌生,他在里面迷了路,竟然不知不覺走進了后廚幸好仆人認得自己否則指不定會被當成哪里來的小偷棒喝一頓。
“二爺,你回來啦,老爺還在外地,可能得下周才到家。”
“沒事,我是被兄長喊回來辦事的。”
陳博坐在木椅上吩咐那兩個馬仔把箱子搬到空地上,許雪瑩貼著陳誠的位置院里的人見這陣仗,都在私底下議論紛紛但沒個有膽量敢問話的。
“王老板已經到了,正在趕來的路上。”
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伙計跟陳博匯報了此事他頷首示意對方退下又問仆從要來了一些水果。
“旅途勞頓吃吧。”
“那我可不客氣咯。”許雪瑩本就口渴,見到紅彤彤的蘋果,便抓在手里吧唧吧唧的啃食個不停。
伙計口中的王老板是個敦厚人,字面上的敦厚,進陳家的門,還得側著身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