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不戳,如果再養個貓貓狗狗就好了。”
話音剛落,隔壁鄰居的金毛就在狂吠不止,陳博嚇得不輕,小腿甚至抽筋了。
鄰居急忙跑出來致歉道“不好意思,我們沒來得及去做絕育,給你添麻煩了。”
“沒事,小問題。”陳博用力瞪了瞪腳,原地蹦極,可算把抽搐感壓制了下去。
庭院的綠植平日里被精心照料,漲勢喜人,盡管陳博一個品種也認不出,但不妨礙他駐足欣賞。
“多好,可惜顏色單調了點,冬天沒開花”陳博自問自答,用手機瀏覽起熱點資訊,無意中瞥見一條熱搜,里面提到了睡眠指數這個概念。
睡眠指數是依托大數據構建的指標,主要衡量一座城市居民的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
不用想也知道,大城市的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肯定不如小地方,因為大城市的人工作勞碌,每天加班通宵,別說八小時基本睡眠,就是六小時低保,四小時深度睡眠都能難保障。
可數據展示的結果和陳博的預先設想有些許出入,盡管大城市的睡眠時長僅僅是小地方的85,但兩者的睡眠質量不相上下,五年前兩者的差距是38分鐘。
以這個趨勢發展,再過個五年時間,大城市的睡眠質量會超過小地方,而且小地方的睡眠質量最近幾年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的態勢,這明顯不符合統計學規律。
專家把原因歸咎于vr設備的技術革新,由于全浸入模式的技術日趨成熟,許多人會選擇在睡覺時采用這種模式,盡管能提高游戲體驗,但會使大腦全程處在亢奮狀態,看似一天睡了10個小時,實則大腦的休眠時間還不到2小時。
這點從各地域的游戲時長數據也能窺測一二,小城市的日平均時長在5時,而像淵魚這種特大都市,日時長僅有27小時,對此專家呼吁玩家要合理安排作息,不能沉迷虛擬世界。
然而口頭呼吁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小城市的多樣性逐漸被侵蝕殆盡,只保留了基本的生活服務職能,即便迷途知返的人們想回到現實世界,過于貧瘠的精神享受還是會讓他們產生現實的落差感。
“如果營養液的持續時間能更久,說不定以后就有躺在家一個月不起床的宅男了。”
陳博腦洞大開,幸好營養液的售價偏貴,普通消費者承擔不起,不然大家還真就兩眼一閉,盡情在虛擬世界里快意人生,世界毀滅也與我何干了。
電話響起,振得差點沒拿穩,來電顯示是王旭。
“什么事”
“沒,通知你一聲,咱們要換課題了,學院下學期組織去南極考察。”
“下學期的事,我們假期做有沖突么”陳博不解。
“沒沖突,但我不喜歡做重復的事情,因為每當我第二次做,總會覺得第一次做的時候為什么那么多瑕疵。”
陳博感同身受,就跟今天看昨天的qq空間一樣,尋思這么文青病的說說當時是腦子進了多少水銀才寫出來的。
王旭關掉了網頁上的食腦蟲資訊,有消息提到近期的感染者體內發生了變異情況,這種變異種通過基因溯源初步判斷來自南極的磷蝦。
“那我們換成什么”
“到時告訴你,我還在選。”
“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