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陳博給對方發了幾句話,先是噓寒問暖的拉家常,緊隨其后便開門見山地問起項目進度。
[還行,走上正軌了,不過遇到點小問題]
[小問題?可以跟我說說么?我想我能幫到你]
陳博凈在那忽悠,有王旭在的時候他自然能借勢幫到人,沒了王旭的陳博就像額頭紋著[王]字的家貓,只剩下花瓶屬性。
陸仟把最近自習室項目的運轉情況一五一十跟陳博交底,幾個月時間里,創業團隊陸續入駐各大城市的大學城,目前已經在運轉當中的有9間學校,正在積極籌備開業的有15家。
當中盈利能力最強的當屬深耕淵魚大本營的項目,通過引進教輔分成機制,每個月凈收入可以在五位數以上,其他步入正軌的項目流水能達到淵大自習室40~60的水平。
與之相對應的,尚有60的項目處在盈虧邊緣或者虧損狀態,這一數據比陳博預想的樂觀情況好上不少,他估著起碼70的虧損率,看來創業團隊在成本控制方面把握相當到位。
本以為項目許久沒問津應該是半死不活的,未曾想這幫大學生還有幾把刷子,把自習室運轉的蒸蒸日上。
[這不是挺好的,沒看到有任何問題啊,再接再厲!]
那頭的回復明顯比先前慢了許多,陳博左等右等,等來的是陸仟的通話邀請。
“什么問題,需要在電話里說。”
被突襲的陳博搞不清狀況,真要是大問題,應該提前知會過自己和王旭這兩位投資人,如果是些細枝末節,犯不著弄通話那么正式的形式。
“只是覺得這樣溝通起來比較好。”陸仟深呼吸,調整好狀態道:“項目組另外兩人一個在備戰考公,一個拿了500強offer,心思全然不在自習室項目上,現在只有我和王謙惜在忙。”
陳博聽出了話里的弦外之音,兩個出錢出力的人覺得自己干多拿少了,想重新談一下價碼,之前礙于面子薄沒找過來,如今陳博送上門,干脆順理成章把這事解決了。
“你是想重新調整持股比例么?你們給出的優化方案是什么。”沒等對方開口,陳博先一步發話。
“你理解錯了。”陸仟更正道:“不是調整,是清退,我們把你們的出資比例加上分紅返還給你們,一人15萬,兩人合計30萬,從此這個項目與你們無關,也不會有任何分紅。”
“這樣啊”
“不好意思,是王謙惜的意思。”
陳博掐指一算,這10萬塊投出去不到一年,收回來15萬,收益率超過50,完爆市面上的理財產品,自己確實沒出力,給了一筆錢當甩手掌柜,項目做強做大后別人有意見不奇怪。
可王旭不在,陳博不好拿主意,另一頭對方的情緒醞釀了那么久,拖著對大家都不好。
“你不是缺錢嗎?拿走吧,這能用好久咧。”
“王旭奔著幾千倍利潤去的,你不怕人家砍了你呀。”
“我旭哥像是差錢的人么,人家投資是為了證明能力。”
“2萬和15萬,怎么選,是個人都明白吧,全都要啊,成年人做什么選擇題。”
內心斗爭過一番,陳博心一橫,自作主張拍板道:“好吧,我拿錢走人,以后各自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