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兩個人陳博也男扮女裝單獨聯系上,一個已經奉子成婚,兒子滿月酒請帖都發出去了;另一個在國外做長期交換生,半年都不一定回國一次。
陳博望著自己的手指,挨個掰數過去,5個人,全部排除出了候選名單。
這下查詢工作變成了無解死局,做代碼最怕運到這種情況,整個程序跑下來沒有卡bug,然而沒達到預期效果,溯源追根是件大麻煩事。
重新復盤梳理過一遍,陳博把可能存在紕漏的地方認真標注好備注。
首先,這個人有可能年紀更大,并不在收集到的花名冊中。
其次,姓氏不只有陳博列舉的那幾個,回頭又是地毯式檢索,發現幾個冷門姓,諸如朕、臣和丞,均符合周瑞翔提到的發音。
最糟糕的情況是這人壓根不是鍵盤專業的,而是像曾賴珉那種偽裝高手,擁有多重身份,這小子演技拙劣,一眼被看穿,不排除有更高段位的奧斯卡參與出演。
至于周瑞翔或者尹湘提供的信息不準確,那壓根不在陳博的考慮范圍,好比開發需求本身不合理,那弄出來的產品能符合要求才叫有鬼了。
以上問題無一例外都超出了陳博的能力范圍,現階段想擴大搜索范圍,必須要沾點運氣傍身。
手機接到個沒有備注的陌生來電,陳博對此十分警惕,他盯著屏幕,晾了十幾秒再一滑接聽。
“喂,你好,哪位。”
“是陳博先生么?”
“是我,沒錯,請問有什么事。”
“我是映日晚霞殯儀館的”
陳博打斷道:“等等,我這個年紀,暫時不需要墓地這種東西吧,你推銷找錯人了,應該找那些養老院的老人家。”
“不是,你誤會了,我是袁佩軍,是映日晚霞的經理,你不記得我了?當初你跟王旭先生定下了1000萬的投資意向合同,想起來沒。”
腦海中閃過關于映日晚霞的所有片段,之前兩人確實去過這種陰氣甚重的地方,王旭提了個大膽的建議,要把骨灰定制產品市場化路線全面鋪開。
當時的投資意向是分期支付,第一年支付600萬,往后四年各支付100萬,陳博全程沒有經手,只是象征性的參與其中。
聽這話里有話,陳博誤以為對方是來要后續注資的,為難道:“我沒有對接過具體事宜,如果是注資問題的話,當初是誰負責和你聯系的。”
袁佩軍連忙表示:“不是注資的事,資金一直按時到賬,項目運轉良好。”
“那請問是什么事,主動打電話過來。”陳博一合計,該不會又是項目大賺特賺,想把自己一腳踢出去。
自習室項目兩人確實是十成十的甩手掌柜,被人嫌棄出錢不出力正常,陳博自知理虧,加上對方開出的價碼不錯,于是做個順水人情。
映日晚霞項目王旭可是帶資進組的,還配有專門的市場小組負責跟進,怎么算也是有功勞有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