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晚清猜得不錯,李夢鳶的兄長接到李夢鳶去的信之后,十分重視,他是一州之刺史,他說要找人,下面的官員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將人找出來。況且這人還沒那么難找,不過幾日就將人找到了。
因為是刺史吩咐要客客氣氣的,所以下面的知縣也客客氣氣的。
知縣的態度著實將馮家人驚住了,雖然以前馮冠書中舉的時候,這知縣曾經派人送了銀子過來祝賀,但是像這樣恭敬是絕無僅有的。
知縣道明原因,馮冠書已經進士及第,要將他們接到京城去享福,馮冠書的妻子楊氏產生過懷疑,畢竟就算馮冠書進士及第了,又怎么能吩咐這里的知縣來接人呢。兩人頂多算是平級,知縣不至于這樣恭敬。
但是馮家二老都是一副果然,我就知道,我兒子最有出息的樣子,一聽縣官要將他們接去京城,立馬就去開始收拾東西。
楊氏無奈,只得收拾了自己的和孩子的,為了供養馮冠書讀書,馮家幾快家徒四壁,就是馮冠書中舉之后別人送來祝賀的銀兩,也全都拿給馮冠書上京趕考了。
也沒有什么好收拾的,很快幾人就坐上了知縣帶來的馬車,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知縣站在原地,看著馮家人離去。
“師爺,你說這馮冠書是得了什么天大的造化,能讓李刺史幫他接人”
肖師爺站在他旁邊,捋了捋胡須,“依在下看,這楊氏不如不去京城的好。”
“你也是這樣認為的”知縣轉頭看向肖師爺。
肖師爺微微一笑,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上京趕考過的,只是沒中罷了。對于京城那些事也知道一些。
“榜下捉婿一直都是京中那些權勢世勛喜歡玩的”
“這馮冠書這筆買賣做的不虧,一飛沖天啊”知縣感慨。
馮家一家人經過了半月的顛簸,終于到達了繁華的京師。
而趙晚清接到李家人送過去的信之后,立馬就帶了人趕往李家。
馮家人被李家的下人帶領著,走小門進了李府,一家人被暫時安頓在一處小院。
馮母邊走邊打量,這院子太大,太精致了,她估摸著就是知縣住的院子,也沒有這間宅子大的。
“這是皇上賜給我們冠書的院子嗎”她嘖嘖兩聲,目露熱切。
負責帶領他們的丫鬟聽了忍不住撲哧一笑,脆生生又帶點驕傲道“這宅子姓李,主人是戶部尚書李大人。”
戶部尚書馮父馮母不知道那是個什么樣的官職,但是丫鬟的意思他們聽懂了,這不是皇上賜給馮冠書的宅子。
而楊攸寧聽了,只感覺自己的心沉入了谷底,她不安地摸了摸懷里兒子的臉。
馮嘉樹才三歲多,半個月的舟車勞動,讓他疲憊不堪,這會兒就算到了十分豪華好看的大宅子里,他也沒有精神驚奇,懨懨的。
楊攸寧是落魄的官家之女,當年她父親病死,母親改嫁之后,她就從衣食無憂陷入了赤貧。
后來嫁給了馮冠書,她就一直操持,早就沒了當年官家姑娘的派頭。
一聽這間宅子是戶部尚書的,她瞬間就想到了不好的事情。
在路上她就一直在想,若是普通的進士及第,充其量也就是等著外放做個知縣什么的,但是馮冠書留在了京城,還讓人接他們進京,這實在很不正常。
馮冠書應該先榮歸故里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