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竟然同意將兩位公主送去和親,這事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對,但是因為李表心意已決,勸諫無用。
不過還是有些聰明的人已經想通了其中關節,只怕這個和親不是表面那么簡單的。因為漢國現在國力強盛,根本就不需要和親,而李表卻偏偏答應了將他最喜愛的兩位公主送出去,顯然是有問題的。
漢國都有人能想通這層,楚國當然也有,不過因為楚國王上一聽李表愿意將兩個公主嫁過來,當下就喜得沖昏了頭,不過僅存的一絲理智,讓他派了使者去漢國,一定要親眼盯著漢國的人將兩位公主送過來,這也做不了假,天下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妹,大概僅此一對。
楚國的人不傻,一定要親眼看到送嫁隊伍里馬車上坐著的人是兩位公主。
這樣一來,公孫瑜反而猶豫了,此行畢竟冒險,兩個公主若是有何閃失
李文覓一開始聽到和親消息的時候也是一驚,隨即李表親自將她和李文姬叫過去,和她們解釋了這是個計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李文覓是不害怕的,只是不知道李文姬怕不怕。
結果因為李文覓表示了自己可以去,李文姬也不想退縮。她別的地方都已經被李文覓壓了一頭了,若是現在退縮,她在李表心里,就更加比不上李文覓了。
李表是為君之人,身上流著的血都沒有溫度,即使他十分喜歡這對女兒,但是對于他來說,顯然這點喜歡是比不上權勢的。但總歸李文覓是個商業奇才,若是真的有所閃失,對他來說也是一大損失,他當然更愿意姐妹倆完好回來。
他命公孫瑜親自跟隨送親隊伍,護送姐妹倆一直深入楚國國境。
楚國的使者親自看著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妹花上了馬車,心里驚嘆的同時,也開始有些相信漢國是誠心要結盟的,不然怎么會舍得將如此美麗的兩朵嬌花送入楚國王室
一國嫡出公主出嫁,送親隊伍簡直龐大,光是送親的士兵都有三千之多,陪嫁宮人更是多達五百,陪嫁裝滿了二十輛馬車,全部用大紅的喜布蓋了起來。
李文覓在馬車里坐了半日就嫌悶,要了一匹
馬,騎在馬上,悠悠地跟著。
這一去,可能路上都要花費半月。
李文姬從馬車簾縫間,看到李文覓英姿颯爽地騎在馬背上,她那張秀美的臉被太陽曬得微紅,這時,公孫瑜不知從哪里取了一個緯帽過來,替李文覓蓋在了頭上。
兩人這模樣在外人看來十分繾綣。
這畫面刺得李文姬眼睛一疼,她隨即用力地將車簾縫拉嚴。
回想出發前,她已經將信鴿放了出去,不知道孟雉要多久才能收到。
這兩年來,兩人偶有書信,有時候孟雉會來信問她一些不癢不痛地關于漢國的秘事,李文姬養在深宮,她也不知道太多。
孟雉似乎也怕被人察覺,后面書信越來越少。
臨出發前,李文姬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寫信告知了孟雉他們此行的真正目的。
她也知道,自己已經背叛了漢國,背叛了父母。
可她不后悔。
她得不到的,就要毀去
陸遜馭馬跟在馬車旁,他本來就不大愛說話,此行路上更是沉默,不過沒什么人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