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叔也在一旁。
康靜不太好說什么,因為如果這些村民真的自己運到白叔這里來賣的話,如果白叔愿意他們確實可以賣得更高一點。
白叔于他們家有大恩,康玉樹也知道這點,所以他只說了這么一句,就不再說了。
康靜笑道“沒關系的,我們靠著賣藥材確實掙了點錢,以后也餓不著了。”
白叔指揮店里的黃澤將康玉樹運來的藥材卸下來,對這件事沒有表態。
康玉樹一想閨女的話也對頭,要不是白先生幫忙,他們家現在還窮得叮當響呢,如今肯定不會餓著了,白面饅頭也能吃上了,都是托白先生的福。
這樣一想,康玉樹也就釋懷了。
康靜和妹妹一起坐康玉樹的馬車回家。
路上,康玉樹笑道“這馬車還是我買來準備拉藥材的呢,沒想到他們不賣給我了。花了三十多塊錢呢。”
康靜安慰道“沒關系,這馬以后可以拉莊稼,你和娘也就可以不用那樣辛苦了,而且這馬養好了,也是一筆財富,什么時候俺們家要是落了難或者遇到別的事情,這就是可以賣出去的錢,能救命的。”
康玉樹還沒有自己閨女想得通透,聽康靜這樣一說,頓時心境豁然開朗,笑道“俺閨女不愧是念了書的,想事情比你爹通透,說來啊,要不是白先生,你現在的學費都可能沒湊上呢,更別提能讓你妹妹也跟著去念書了。”
康二妹本來就很羨慕姐姐能念書,但是她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家里只供得起一個學生,所以即使特別想念書,也從來沒有提出來過。
康二妹現在也有了一個書名,叫康謠。還是康靜給她取的,康玉樹也沒有念過什么書,勉強認識一些字,但是文化是不通的,康玉樹夫婦都一直覺得自家大閨女念到初中了,是文化人了,取名字肯定比他們強。
康謠也特別喜歡自己的名字,放眼全村,除了她姐姐,就沒有一個姑娘的名字是有文化的,什么大妞、荷花、杏花、招弟之類的,全部都是家長順口起的。就連她和她姐姐之前的名字也一樣。
“二妹在學校都學到了什么”康玉樹問康謠。
康謠興奮極了,“這幾天老師都在教拼音呢,拼音我已經跟姐姐學過了,老師都表揚我了呢”
康玉樹一邊趕車,一邊笑呵呵道“你能念書啊,都要感謝你姐要不是她啊,咱們家哪有錢送你上學喲”
康靜連忙道“謝我什么,說起來還是我對不起二妹呢,要不是家里送了我,二妹早就能上學了。”
康謠道“姐姐就是我的老師啊,我現在能認識很多字了呢,學校發下來的課本,我都看了,上面的字大部分我都認識。”
“好好學習,以后也像你姐姐一樣考初中”康玉樹鼓勵道。
“不止要考初中呢,我們還要考高中,考大學”康靜笑道。
小小的康謠用力地點了點頭。
此時的三人大概都沒有想到會一語成讖吧。
回到家時,日頭都還沒有下山。
棉花已經收獲了,往年自家種的棉花都會賣出去,即使種了兩畝棉花,幾乎每年的新棉花都會賣出去,自家用的被子、穿的棉衣都是好多年了的。
今年的棉花,冬梅放了話,一斤都不會賣,全部用來做棉被做新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