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環境下,康靜幾乎也花不了什么錢。
她依據自己的花銷,寄了十塊錢過去。
半個月后她才收到了回信,信上表示了對她的感謝,同時說生活費他自己會想辦法掙,她支助學費就已經十分感謝了。
高中的學習是很緊張的,這個時候大學的升學率實在是太低了。康靜每天都覺得學習時間不夠,這樣的情況下,若是素未蒙面的陸鋒還像以前那樣利用課余時間去撿瓶子掙生活費的話,肯定沒時間學習了。
于是康靜又寫了一封信過去,跟他說要他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生活費她會支助他,希望他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信是直接寄到他的學校去的,所以陸鋒能及時地收到信。
知道陸鋒真的在自己的支助下能夠繼續學業,康靜深感欣慰。
高中的時間因為過于充實,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
在這期間,康玉樹和白叔合辦的藥材廠也很順利地越辦越大,山中產出的藥材終究是有限資源,這幾年的過度采挖已經快將山上的藥材耗空,野生藥材的產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在康玉樹他們的牽頭下,現在康家村以及康家村臨近的十里八鄉都已經開始種植藥材。因為這間藥材加工廠,這里摘去了原先最貧困山村的帽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村里石頭房也一間一間地陸續蓋起來了。
這三年,康家村的變化很大。
康玉樹還有個親兄弟叫康玉發。早年去別的村做了上門女婿,那邊人嫌康家人窮,自從康靜的爺爺奶奶去世之后,就再也沒有走動過。
但是自從康玉樹辦了廠子之后,那些遠的近的親戚全部都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了。
早些年,康家窮的時候,康靜上學缺錢,康玉樹曾經挨家挨戶地去借過,但是肯借錢的寥寥無幾。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不富裕,康玉樹也理解,倒也沒有存在怨恨的心情。只不過現在這些人見康家好了就開始過來攀親戚,康玉樹也不客氣,直接當面跟人家道“當年康靜上學的時候,俺們家當年窮啊,學費都拿不出來,曾經借到你門上,當年誰家都不富裕,俺也能理解。親戚嘛,什么時候你們家困難到揭不開鍋了,找到俺康玉樹時,多的拿不出來,百十塊總能借給你們的。你說要去我廠子里上工,實在是對不住,我們廠子現在不缺人了”
那人本來就想著當年自己將事做絕了,康玉樹會不會記在心里,沒想到人家還真的記著。一旁還有不少人看熱鬧,聽康玉樹這樣說,都笑著道“就是,現在窮得揭不開鍋的人家哪里有啊,玉樹叔前面才招了幾個人呢,回家種藥材去吧勤奮點總能得到一口吃的,總想著占別人便宜,哪有這么美的事”
臊得那人掩面而去。
如此兩回,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就不敢想著占點便宜過來了。
不過康玉發一家是例外。
康玉發可是康玉樹實打實的親兄弟,他們一家上門來,礙于情面,總不好打發。
康玉發是上門女婿,這半輩子在他婆娘家低聲下氣慣了,沒有話語權,也不能當家作主。康玉發人倒是很老實,心眼也不壞。
但是他婆娘不是個省油的燈。早些年見康玉樹家實在是太困難了,遭遇了一次康玉樹上門借錢之后,就覺得這門窮親戚還是斷了好,后面一次康玉樹借錢借上門,直接就閉門不見,將康玉樹晾在外面。
康玉樹是個要臉面的人,后來就自學了木匠這門手藝,多少賣點,總算是將學費湊齊了。
不過自此之后,他和這個兄弟家就再也沒有了往來。
康玉發實在是太老實了,他也任憑他婆娘將這門血親也折騰沒了。
康玉發的老婆熊荷花大概死都沒想到這個曾經一貧如洗的家庭有朝一日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