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他是東宮太子,所以皇上才會更加的忌諱。近年來,皇上的身體不太好,還相信道士,封了清天觀的道士為國師,還給他修了承天臺,要不然,戶部能虧空得這么厲害,讓人生疑嗎?帝王都是怕死的,現在發生了這么多事,皇上本來就忌諱這些,若是這時候知道太子試圖營私結黨,肯定會對太子不悅。就算是現在沒有說什么,只要心里對太子起了疑心,對我們就是好的。”
大皇子想了想,覺得幕僚說得對,趁他病要他命才是最輕松的。
“你合計一下,看看要以什么由頭參奏吧。我們只是要讓皇上知道這件事,可不要請求皇上懲罰于他。要怎么做,皇上心里肯定有譜。”
“是。”
第二天,這批查封而來的銀兩將由水路送去災區。
押送的人是皇帝親自選派的官員。
災區臨近的府道,在五皇子的下令下,當地的官員已經明令禁止哄抬物價。就等著這批銀子到了之后可以采購物資。
五皇子的奏請也上呈至了御案。
五皇子奏請西北大將軍秦鎮派兩萬士兵前來幫助修河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于國于家,搶修河道都是有益于國體的大事。
這從理論上來說不是什么壞事。但是有個問題就是,讓士兵前來幫忙搶河道從來沒有過先例,士兵的任務一直都是保衛邊防線。
經過長時間的斟酌,皇帝同意了五皇子的奏請,發出急令,讓秦鎮派兵兩萬前來搶修河道,任五皇子差遣。
秦鎮收到這道急令的時候還有點懵,不過皇命如山,現在西北寧靜無事,而他離河西道很近,也知道那邊災情嚴重,派出了兩萬士兵前往河西道。
謝崇華在得知皇上竟然讓秦鎮派出兩萬士兵去搶修河道的時候,整個人完全都懵了。
黃河多次決堤,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動用過軍隊去搶修河道,從來都是在當地征壯丁去搶修,他聽說這個主意是五皇子出的,本來覺得荒謬無比,可是皇上竟然同意了。這代表什么?這代表皇帝已經對五皇子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可。
他有種預感,這一次賑災一定會圓滿的完成。
這批賑災銀若是沒有意外,應該會在五日之后到達災區,送到謝胤的手中。
等四日后,這批銀兩到達了距離河西道最近的府道,到了這里,就不能繼續走水路了,要走旱路。
等人將裝著銀兩的大箱子從船上搬來下,再搬到一輛輛馬車上,負責押送的官員不敢耽誤,連夜就將銀兩送去了河西道。
路上還算順利,終于在第二天清晨送到了河西道。
負責交接銀兩的官員是河西道刺史劉伯乾。
劉伯乾盼著這批銀兩眼睛都快盼綠了,好不容易人終于到了,差點感動得一把老淚都要流出來了。
連忙將人迎進了官署。
還沒來得坐下喝杯茶,京城來的押銀官不敢耽誤,“這一路我是提心吊膽的,生怕有什么不怕死的來搗亂,連睡覺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敢睡實咯,終于有驚無險的平安送到了,可不敢耽誤,您快開箱點點,我還得回轉復命呢。”
這真不是什么輕松活。
負責押送的這人是戶部新上任的員外郎,叫羅啟翔,是大皇子派系的人,一路提心吊膽的總是收拾送到了,這口氣還沒完全松,才坐下喝了一杯茶,心急如焚,不敢再耽誤,連聲催劉伯乾開箱驗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