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我來了。”王海鵬一聽有魚上鉤趕緊把插節竿還給李方跑了回去。
李方把插節竿放到一邊開始綁線組。目前中國最流行的就是臺釣釣法。臺釣,即臺灣釣魚技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臺灣傳到大陸的。臺釣在中國大陸已經風靡了10年左右了。其實臺釣就是為“悠媳釣魚人設計的。你看,不需要那么長也不需要多么結實的竿,更便于看的清晰浮漂,鉤子還多了一個,而且最重要的,只需你坐在那里不用動,就能釣上魚。所以,適合臺釣的環境,是那種魚多的地方,比如魚塘。只不過,臺釣由于讓人“過于舒服”,加之中魚率較高,漸漸成了人們都喜歡的釣法,迅速風靡。
臺釣的線組主要有釣線、魚鉤、魚漂、鉛墜、太空豆組成,李方現在綁的線組就是臺釣的線組,不過里面的魚漂被李方換成了早上抽到的幸運浮標。
剛才看了一下,楚敬良和王海鵬釣上來的都是鯽魚,所以李方綁了一副一點五號主線的線組,搭配這點澳子線,足以應對三斤以內的魚了。
李方找了一片離楚敬良和王海鵬不遠的空地安置好瘤位,然后站在水邊開始仔細觀察水面,近處搖曳著水草,池塘里的水還是挺清澈,能見度也還行,水草外面的水面上不時的冒出一個個氣泡,那是“魚星”,意味這有魚兒在水下覓食。
李方用之前準備好的料,打了一個窩,見窩里慢慢開始開始泛魚星了,李方坐在釣箱上,掛上蚯蚓開始垂釣。
不知道是餌料吸引來了魚,還是插節竿和幸運浮標的效果,李方放下去沒多久,就感覺到了有魚在咬鉤了。
突然,浮標往下一沉,魚線被繃緊了,李方釣魚雖然不多,但是還是有一些釣魚的經驗的,知道現在魚還有力氣,怕這插節竿承受不住脫節,所以沒有硬拉,不然竿線有可能因為瞬間超過拉力極限,導致竿毀線斷,李方握著竿跟著魚轉起了圈圈消耗魚的體力。
來回倒竿,帶著水下的魚兒溜了幾個圈后,魚兒終于乏力了,被李方用力一提帶出了水面。抄魚入網,是一條近一斤的鯽魚,野生的鯽魚能長這么大,也算是難得了。
“方子,可以啊,這才下去幾分鐘啊,就釣上來魚了,可比我們強多了啊。”
“你們別笑話我了,我這完全就是運氣,你們才是靠的技術。”
“別怎么,釣魚也要靠運氣的,沒運氣的話也沒魚來咬鉤啊。”
將鯽魚扔進魚護,李方重新掛了一條蚯蚓以后把竿拋下,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剛下鉤,浮漂邊上就冒出了一兩個氣泡,然后浮漂一個有力的下頓,漂尾整個沒入水中,大黑漂
李方立馬一抬竿,牢牢掛中水下那條魚。大魚吃痛,往下一沉,幾乎將插節竿拉成一個半圓,在水里開始左沖右突。
李方開始溜起了魚,楚敬良和王海鵬這時也不淡定了,放下釣竿來到李方的身邊,看著李方溜魚,王海鵬拿著網兜隨時準備接應。
水下的魚兒經過幾次猛烈掙扎,但是一直沒有脫鉤。魚兒終于還是放棄了掙扎,露出水面,竟然是一條大鯉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