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溫續文和許舒妤分別去了李府和宋府拜年,在盛京,他也就只有這兩個長輩。
然后就是許舒妤的認親禮,宋夫人尋了個良辰吉日,就在正月初六。
國子監初十才開學,溫續文也能參加。
認親禮舉行得比較低調,只有宋修德夫婦和溫續文兩人,之后舉辦的筵宴才是正式將許舒妤介紹給其他權貴家眷。
宋府中
許舒妤跪在宋修德夫婦面前,給他們奉茶,“義父,義母,請用茶。”
“好好好,乖女兒。”
宋修德畢竟是男子,情緒內斂,宋夫人楊氏就比較激動,接過認親茶,將手腕處的手鐲褪下,帶在許舒妤手上。
“這鐲子是當初娘未出閣時,你外祖母給我的,現在娘再傳給你,也算是圓滿了。”
因為身體原因,她一直未能為宋修德生下一子半女,雖宋修德不在意,她心里卻是不好受,這才有了心病。
現在收了許舒妤當義女,楊氏心結終于松動了些。
楊氏的情緒漸漸恢復,沒人比宋修德更高興,愛屋及烏,對許舒妤便更加看重幾分。
聽言,許舒妤雖覺得貴重,卻是沒有拒絕。
這是楊氏的心意。
喝了認親茶,這份干親算是認下了,宋府的下人也改口稱呼許舒妤為小姐,溫續文自然便是姑爺。
溫續文心里有些微妙,沒想到到了盛京,他還是個“姑爺”。
認親后,楊氏想留下許舒妤住幾日,許舒妤畢竟已經出閣,哪怕認了干親,也得住在夫家,楊氏也只能留她幾日。
不過,許舒妤還是拒絕了,溫續文初十便要去國子監,她想多陪陪他。
對此,楊氏還能說什么,只得讓許舒妤在溫續文去國子監后,多來宋府陪她說說話。
宋修德心情頗好,拍拍溫續文的肩膀,笑道“續文,今日喝了妤兒的認親茶,你的拜師茶是不是應該快點”
“義父,這可不是小婿可以控制的,要不您讓皇上改改鄉試的時間”
他也想快些考試。
宋修德瞪他一眼,笑罵,“臭小子,多給你些準備時間不好嗎”
“當然好,那義父就不要心急拜師茶了。”
在宋府待到很晚,溫續文兩人才離開,回到家,許舒妤道“義母說,十五的時候,在府里舉行元宵宴,帶我多認認人。”
“多認識些人也好,娘子在盛京沒個說話的人,未免孤單了些。”
說起來,許舒妤在鄭縣并沒有什么手帕交,身邊只有許舒靜。
這很正常,古代女子的手帕交都是來自父母的關系圈,在鄭縣許士政的官職最高,唯一和他地位相當的周縣丞又和他不和,這邊自是沒可能了,而李氏這邊,她的關系都在興元府,更是沒什么用。
所以,至今除了許舒靜,許舒妤一個朋友都沒有。
盛京人杰地靈,溫續文希望許舒妤能多找幾個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日,溫續文和許舒妤去赴宋府舉行的元宵宴。
兩人才到門口,此時還不到時候,客人還沒來,今日許舒妤是主角,她剛到宋府,便讓楊氏叫了過去,要替她重新打扮一番。
元宵宴都是女眷,溫續文自是去不得,那些熱鬧與他無關,他只能和宋修德在書房探討學問。
溫續文聳拉著眉毛,抬眼看宋修德,“義父,有沒有覺得我們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