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命吳有平助理收集了一部分四平降水的情況。關外與美國五大湖地區差不多,水源大多來自融雪和降水。更多的部分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會派本地水利人員以及測繪人員與盧兄一起前去實地勘測。”
吳有平沒想到何銳雖然沒提過四平缺水的事情,實際上一直在為四平操心。心中更是下了決定,要為故鄉的鄉親們把此事辦好。
幾日后,天津大公報上刊登出莫楊記者的報道。不僅介紹了何銳前往關東總督府談判的內容,還講述了何銳在四平開始興辦教育,興修水利。連趙天麟與盧道明這樣留學的才俊都前往相助。
段祺瑞看完大公報的報道,又將國內統一與分裂勢力斗爭那段讀了兩遍,不禁微微嘆息。
幕僚上前問道“總長,既然報紙都登出來了。是不是按照規矩辦事”
段祺瑞點點頭,“命人,讓報紙刊登新聞。政府嘉許四平施政,撥給大洋一萬。”
又過兩日,張錫鑾是隨手將看完的報紙放下,笑道“果然是豪杰。劉副官,給大公報發消息,奉天鎮安上將公署支持民生,撥給四平大洋一萬。”
等大公報刊登了國府和省府撥款的消息,兩筆錢隨后送到了何銳手中。
收到兩筆錢的當天,何銳接連下令頒布兩份新的通告。關于四平實施新教育政策的通告,以及四平政府推行醫院收容制度的通告。
通告剛發出去,就有人來稟報,“日本三井株式會社的代表求見督軍。”
“有請。”何銳站起身準備見客。
來人是一位叫做野比大雄的男子,三十歲左右,非常有精神。
等兩人落座,野比大雄送上一封信,“請督軍過目。”
何如看完了三井康木的親筆信,問道“既然三井先生想盡快展開合作,想來野比君已經有了清單吧。”
“不知督軍治下的四平,糧食日交易量多少。貨源都來自哪里。對方的產量如何。都有什么產品。”
“一項項講,都是數字。不直觀。野比君何不隨我到四平走走,很多事情就能更直觀。路上的時候正好也能回答野比君的問題。”
“如此就太好了。何督軍。”野比大雄一臉欣喜的答道。
正說話間,情報室又送進一份電報,何銳看完之后直接遞給了野比大雄。
日本課程中有專門的漢語課程。野比大雄又是京都人,京都大部分店鋪招牌與文化典籍都是漢語,電報上漢語內容一看就懂。原來三井康木竟然要親自前來四平與何銳會晤。
野比大雄知道三井康木很看重何銳,卻沒想到如此看重。放下電報,野比大雄畢恭畢敬的說道“輕容在下告退。等三井先生抵達四平,再來拜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