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警衛員來報告,“趙校長求見督軍。”
何銳連忙迎出去,趙天麟見到何銳后也不客套,直接亮明來意,“何兄,我是來申請教育經費的。”
“就這么幾天便完成了對四平教育情況的調查趙兄可是辛苦了。”何銳贊道。
趙天麟在去辦公室的路上就把四平地區的教育情況講給何銳。現在四平公立學校體系,有兩所公立小學,一所高小,一所中學。私人開辦了一所小學。其他打著學校旗號的都是私塾之類的學習班,私塾先生最多不過三個,不過是教人認字。
“我去了那些私塾,請教私塾先生對教育部勘定的教材有何看法。一半以上的人只是聽說過,沒看過。這些私塾必須全部納入到教育體系內。學校要采用民國教育部統一教材。”
到了辦公室,趙天麟遞給了何銳一份報告。在報告里,趙天麟根據強制義務教育政策,結合四平現有24萬學齡人數,教師數量,定出建立最少十時代開始,就為窮困學生免費午飯的事情吧。”
“當然知道,我也很支持這個政策。趙兄放心去做。若是遇到問題,就去找吳有平。他已經是代理市長,學校糧食調撥歸他負責。”
趙天麟早就猜想四平教育定然不會令人滿意。在四平實地調查,也沒之前想的那么差。既然得到何銳全力支持,就要告辭。
“趙兄莫急。”何銳攔住了趙天麟,“現在咱們談的是學齡教育。我還想對成年人進行掃盲教育,不知趙兄有何建議。”
趙天麟坐回到凳子上,思索片刻才答道“天津就有夜校,工廠里上班的成年人到夜校接受教育。那得在建立起學校教育體系之后。”
何銳連連搖頭,“趙兄,我所指的不是青年教育,我說的是全民掃盲。學齡人口要接受學校教育。學齡教育之外的,不管男女,都要接受掃盲教育。目標是每個人能夠認300到500字。最好還能學會加減乘除,背會九九乘法表。不過是小學二年級水平。”
見趙天麟皺著眉頭一言不發,何銳繼續說道“想讓整個中國都工業化,就必須讓全中國的人都不是文盲。想在四平推進工業,普遍擁有小學二年級水平的全民教育水平并不高。”
這個要求完全超出趙天麟的意料之外。當國立北洋大學堂校長期間,趙天麟與北洋政府在教育經費上經歷過太多的爭論。來來往往就是沒錢二字。
聽了何銳的理想,趙天麟并沒有立刻回答,考慮了好一陣才答道“何兄,實不相瞞,我做預算的時候已經盡力刪減所有不必要的開支,尚且覺得何兄未必能答應。關于全民掃盲,我對何兄的志向十分欽佩,可說些越俎代庖的話,四平真不是一個富裕所在。全民掃盲,何兄真的有那么多稅收么”
何銳想做最后的努力,從書包里找出一份計劃書遞給趙天麟,“請趙兄給斧正一下。”
趙天麟只看了頭兩條就贊道“能寫出自己的姓名,籍貫,家庭住址,家人姓名。就發給兩斤糧食。這個辦法妙啊只是有這么多糧食么”
何銳微微一笑。趙天麟是哈佛大學法學院博士,自然能看出掃盲行動兼具的社會管理目的。既然趙天麟說的明白,何銳答道“關外土地肥沃,只要好好經營,糧食并不匱乏。”
趙天麟聞言,微微皺眉。他是教育家,深知學習根本不是認字數量的積累。即變為了收益而短時間內強行記住字,若沒有長期應用,也是無用功。
不過計劃書后面的內容吸引了趙天麟的注意力。從家庭活動到街道運動會,從婦女聯合會到工作介紹培訓班。掃盲工作并沒有硬邦邦的以官府命令方式展開,而是用舉辦各種活動,獎勵的方式推行。
看完方案,趙天麟思索起來。這些手段在他這個博士兼前大學校長眼中實在是有些急功近利,但趙天麟又不想提出批評。
左右為難之中,趙天麟把計劃書交還給何銳,“何兄為國為民的努力令人佩服。但我不懂該如何執行何兄的計劃。還請何兄另請高明。若是執行中需要我來做什么,我定會盡力。”
何銳有些遺憾,卻沒有強求。趙天麟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面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果斷選擇退出,而不是貪圖功勞的占住位置,人品方面十分優秀。
但社會層面的掃盲已經不是學校教育的范疇。如果不能指望趙天麟的話,從組織角度來看,最合適的人選就應該是當下的四平市長。
四平市長空缺,該由四平代理市長擔起這份工作。何銳心中難免對吳有平有些擔心。
趙天麟告辭之后,何銳考慮起是否自己親自主持此事。看著桌上鋪開的軍事訓練資料,何銳有些遲疑。
就在此時,警衛員進來,“督軍,徐乘風徐團長的家人求見。”
何銳有些意外,“徐乘風的家人”
“他自己這么說的。已經有人去請徐團長。”
這就是家訪么何銳已經決定見見徐乘風的家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