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加一秋,秋后加一伏。關外的清晨已經感覺不到暑氣,開始涼爽起來。韓海濤一早起來,收拾停當,直奔集結點參加今日的市區巡邏。
集結點處干部人數稀少,都以中年為主。韓海濤猜測,青年干部們應該是去參加執行農村土地上限規定辦法的行動。
韓海濤猜的沒錯。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四平城內的干部成員剩下不到百人,其中還有40名青年干部同軍人駐守銀庫與軍營等要害所在,其他90的部隊與干部們都在何銳等人帶領下離開四平前往農村地區。
馬家溝。一個很普通的東北村落。一條小水溝從不高的山里延伸到平地,水溝里一點水都沒有。只有下雨的時候,或者融雪的春季才能看到水流。
馬家村工作組組長唐貴看著面前一眾神色冷漠的村民,心中有些許不安。趁著向村民宣傳土地政策中喘口氣的功夫,唐貴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村民們的反應太冷漠了。
唐貴有那么幾瞬,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天津口音,讓村民聽不太明白政策內容。但是唐貴很快排除了這樣的想法。
即便是冷漠無比,村民們依舊沒有離開。他們都在聽著,只是面無表情而已。這樣的神情對唐貴來說并不陌生。他在天津的家人,街坊鄰居,每天下工的時候都是這般模樣。
每天的沉重勞動耗盡了大家的最后一絲力氣與期待。如果還有什么能讓冷漠甚至是麻木的人們有所反應,那些反應絕大多數都是源自憤怒。
平復好心情,唐貴繼續宣傳政策。
土改政策并不復雜,每個村按照現在的人口,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按照人頭算,每個人分到5畝耕地。村邊不適合開墾的土地,包括山地、河溝等歸村里管,但村里對這些土地的使用要服從政府的計劃安排。
每一家都要分到土地,這些土地禁止買賣。
擁有的土地多于規定面積的,要將土地賣給政府,再由政府將這些土地分配給其他人。
何銳觀察著唐貴向村民們講述土地政策,觀察著村民們的反應,偶爾看到有個別人神色緊張的離開人群。這些人急匆匆的背影消失的方向,都能看到體面房屋的高大屋脊。
在距離何銳所在馬家溝30里外的張家屯,張家屯工作組組長陳得力也做著同樣的工作。剛講完政策,就見村里的大地主張德彪的家人轉身就走,只留下一個穿長袍的家伙走到陳得力面前作了個揖,“陳老爺,我們家張老爺想請陳老爺到家里坐坐。”
陳得力微微一笑,“知道了,我待會就帶人去張老爺家坐坐。”
聽陳得力這么講,管家陪著笑拱拱手,等著陳得力聚集起部下去張德彪家里打秋風。
看著滿前這個有些過分年輕的官差,管家心里面著實不以為然。
所謂的土地政策,管家完全聽明白了。正因為聽明白了,管家心里面很是不以為然。這就是變著法子撈錢的借口罷了。
張德彪一家在何銳到了四平后的第五天,就聽說了何銳三天就解決原本的警備團的手段。知道這位年輕的督軍是個厲害人物。
之后何督軍整頓稅務,抓捕城內道上的朋友。充分展現了何督軍的狠辣手段。
張德彪張老爺見過那么多督軍,知道這位何督軍遲早會對士紳地主們下手。錢是早就準備好了。
果然,這位年輕督軍在四平待了兩個月就已忍不住,開始對四平農村的大戶動手了。這多少有點出乎張老爺的意料,他本以為何督軍得等到秋收的時候才會下鄉聚斂呢。但早來晚來都會來,這點是從不會錯的。
管家看著并聽完那些所謂土地政策的百姓竟然沒有立刻散去,心里面就有些不快。
他知道,這些窮人根本不信官府說的話,但是官府到了鄉里,有時候會為了裝面子,逼著大戶們給窮人們開一頓酒席,這幫人是等著摟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