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家溝村口,何銳與唐貴握手道別,“唐貴同志,好好工作。注意身體。”
“督軍回去之后也請注意身體。”
唐貴是很清楚何銳的工作量的,在四平時,何銳每天都工作到很晚,除了編寫教材,還要講課。看著好像不怎么動作,其實工作量非常大。
譬如這次土改。大家原本都有自己的設想,想在準備會議上提出來和大家討論。然而會議一開始,何銳就拿出了自己的成套安排。光是文字內容就有幾千字,牽扯的具體工作更是方方面面。
計劃執行到現在,唐貴已經能理解那是多大量的思考。而何銳回到四平的目的也不是休息,而是主持即將在四平進行的干部培訓工作。四平大概有400個村,一個村去4個人,就是1600人,對這么大規模的人進行培訓,這個工作量是唐貴不敢想象的。
何銳笑道“多積累經驗。等你們回去之后,土改干部培訓班就得由你們負責講課。”
“我一定盡快完成。”唐貴大聲答道。
何銳正想上馬,踏上了馬鐙后又收回腳,“對了,這次選擇的村干部,通過政審的人員中,盡可能選年輕的,尤其是輩分低的。”
唐貴點了點頭,神色卻是有些不解。
“宗族主義要靠按資排輩來維持。想打破宗族主義,就非得讓年輕人承擔起工作。若是選出來的人都是些村里年紀最大,輩分最高的那些人。他們可是真的把自己當爺爺看的。”
唐貴聽完連連點頭,“我記住了。”
“如果沒有合適的,咱們就多和群眾們聊聊天,問問他們年輕人里面有什么人是可靠的。只要對群眾敞開心扉,實事求是,群眾們是可以發揮巨大力量的。”
“是”唐貴答道,目送著何銳的離開。
何銳沒有先回四平,而是從村里回到鎮上。四平大概有20個鎮,何銳和張家屯鎮上的同志們聊了工作之后,交代盡快在鎮子上組建民兵隊伍,這才踏上返回四平的道路。
回到四平,負責水利工作的盧道明就到了何銳這里。盧道明是來詢問何銳能否多調撥些測繪人員,尤其是能否給些懂點數學的人員。如果學員是中學生的話,盧道明可以教他們學習測繪技術。
“盧兄的需求我定然盡力完成。”何銳話鋒一轉,“水利測繪定然與軍隊里面教的地圖測繪不同,我想抽調人建一所測繪學校。請盧兄當個副校長,盧兄意下如何”
盧道明遲疑起來,倒不是因為他對當副校長有什么不滿,他也理解何銳現階段對各類教育的重視程度。可是,水利專業需要四處走,自己如果真當了這個副校長,勢必會有所束縛。
此外,四平的現狀也讓盧道明有所遲疑,他雖然沒在四平待幾天,卻已知曉四平眼下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縣城罷了,頂多是因為通了鐵路,比普通縣城略微繁華而已。而測繪學校這樣專業的教育機構所需要投入,其實并不低,至少跟四平現狀無法匹配。何銳急于擴展教育工作的想法盧道明可以理解也很尊重,但具體到這件事上來,確實是有好高騖遠之嫌。
想到這,盧道明倒也直接,索性就把自己的看法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