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的戰斗在軍事行動領域從來不是難點,很多事情能用軍事手段解決,也能用政治手段解決。當下的四平就處于這樣的局面。留徐乘風繼續參加會議,是因為何銳希望徐乘風的視野不要僅限于軍事領域。讓他繼續參與會議,很大原因是想讓徐乘風了解今后的經濟安排。
“有平,你遭遇的牧民問題對咱們打秋風問題,可這樣解決,我們可以招募牧民到咱們的飼養場當管理員,如有有牧民想用他們的牲口入股,那是最好。牲口就是他們股本。但是入股之后,牲口就歸牧場所有。他們帶來的牲口出欄后,我們會按照勞動分給他們紅利。”
吳有平想了想,覺得不樂觀,“牧民會覺得咱們是騙他們過來吧”
“畜牧業總是要發展的,如果咱們盡力之后他們還不接受,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何銳說著,就看向徐乘風,“在四平的牧區建立牧場,由軍隊保護。”
徐乘風有些遲疑,“督軍,我們的部隊擴編速度不夠快,得等土改結束之后才有那么多兵力。”
“最多40天,第一批青飼料就有了結果。那時候我們把合格的青飼料分發到村鎮的牧場去,一部分運去牧區的牧場去。我其實在乎的是牧區能盡量的少宰殺些牛羊。”
吳有平聽完后思索片刻,覺得自己可以借用商會的人脈,便答道“我會派人去和牧區那邊談。”
何銳轉向負責水利的盧道明,“盧局長,再過兩個月就天寒地凍的。有沒有能解決冬季大規模牲口供水的臨時方法,大概十萬頭牲口,需要干凈的水。”
盧道明想了一陣,無奈的嘆道“這么大規模的牲口群,鑿開冰面取河水肯定不行,容易產生群體傳染病。井水安全系數高,但是四平沒有機械設備,靠人力去挖井只怕是趕不上。但這個問題交給我吧,我會盡力解決。”
說完,盧道明忍不住問道“督軍為何對飼養牲口這么在意”
何銳答道“關于土改,第一步自然是要把基層從地主士紳手里爭奪過來。第二步則是解決人民的就業問題。有了土地,只是有了生產資料,以小農經濟的現狀,依舊談不上充分就業。給四平民眾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是當下政策的第二步。人民的生存能靠一人幾畝地維持,想有收入,非得農閑時節有工作可做才行。”
聽到這里,盧道明覺得對會議談論的內容有了脈絡。既然何銳已經將水利工程與飼養業進行了整體規劃,盧道明來了興趣,“參與興修水利以及畜牧業都是督軍給農民的就業機會吧”
何銳點點頭,“這本就是定下的政策中的一項。只是到四平時間太短,事情千頭萬緒。到現在才有了推進此時的基礎。”
盧道明這段時間雖然四處走,卻也聽說不少何銳的事情。從6月初到四平,此時不過是9月,何銳等人在三個月時間中已經做了太多事情。雖然盧道明原本只想做技術上的工作,此時也忍不住問道“督軍,我聽趙兄說,督軍要在四平發展工業。請容我問一下。就業機會,需要開辦企業,購置設備,這需要非常多的錢。督軍已經鋪下這么大的攤子,每年需要的錢只怕比稅收還要多。請問錢從何處來呢”
聽到這話,吳有平與徐乘風等人的神色都變得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