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辦公室內,莊嘉雄等十名干部坐在吳有平面前,大家情緒都有些復雜。天津口音,關外口音,以及福建口音混在一起,聽得吳有平稍微有點頭大。
“錢難掙,屎難吃。廢了這么大勁,才掙了一千大洋。”一個操著河南與山東交界地區口音的關外干部感嘆著。
當即有人對此做了糾正,“可不是一千,咱們給村里面了糧食,其實沒掙錢。”
“咱們最多就是不虧了。”一位天津出身的干部忍不住感嘆道。
吳有平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如果把這單生意單純看做生意的話,銀元買糧食的還有那么一點點賺頭。把參與到此次買賣中的干部、軍隊的工資算進去,這點賺頭不僅用盡,還會倒貼錢。
但這種看法本就不對。
產能不等于生意,更不是一錘子買賣。十萬個領章給了英國商人約翰遜之后,約翰遜驚喜之余,又與四平簽署了五萬套軍服、鞋帽、內衣的意向性協議。
至于在英國商人俱樂部對面的法國商人俱樂部,他們也與四平簽署了一份五千套殖民地軍隊軍服的訂單。最妙的是,法國商人竟然接受使用中國優質土布作為殖民地軍服面料。
即便是五千套軍服,也是一筆不算小的錢。法國商人表示,他們抵押預付款的榨油設備正在運輸途中。此時輪到四平政府不敢完全相信法國商人,吳有平讓莊嘉雄負責這個合作項目。如果法國商人真的做到了的話,設備安裝調試完畢,榨油廠與軍服制作就可以開工。
此時同志們已經發泄完了情緒,吳有平問道“咱們給負責生產的村民糧食。這些糧食并不是咱們買的,而是收稅收上來的。大家考慮到這些了么”
同志們愣了愣,立刻想明白了。最初那個感嘆只賺了一千大洋的關外干部笑道“我就說賺了一千吧”
其他干部們也不喜歡聽這吹牛的說法,立刻答道“你也沒想起來稅收的事情。”
吳有平很不喜歡這些廢話,當即叫停了無意義的對話,“根據報告,現在四平大概有六千多女性加入了服裝加工。我讓大家來,是要大家在中間的空閑,到村里面抽檢。參加服裝加工的人員有沒有按照規定足額收到糧食”
十名干部神色都陰沉下來。吳有平講述著此次工作的安排,“發生了什么就匯報什么。你們不用介入地方人事,如果事實清楚,就和鎮干部一起,讓村干部們把不足的部分補齊。另外,你們寫個報告。”
“到底要抽查多少個村”莊嘉雄覺得這可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
“凡是合作生產的鎮,至少要抽查兩個村。根據報告,現在一共有86個村,三千多人參加了生產。我們的目的有兩個,最重要的是,讓民眾理解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我們的產業政策不僅在推行,還在落實。至于村干部的工作,你們如實寫報告。別的不用管。”
把莊嘉雄等干部派出去之后,吳有平又開始了下一項工作,趙天麟校長的一批學生和一批機械設備抵達了四平,四平的工業局終于有了建立的基礎。
天津曾經是北洋制造局的所在,便是現在也有中國北方最多的工廠。在天津讀完高小與中學的吳有平聽過太多次北洋制造局的盛況,也對北洋制造局的毀滅痛心疾首。
趙天麟本就是天津人,親眼見過北洋制造局被毀前的盛況。聽吳有平說起這個心愿,也不禁心潮澎湃。就多聊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