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系統的規章制度已經編寫完畢,請主席過目。”莊嘉雄是鐵道學堂畢業,此時要干回本專業,聲音都比平日里大了一點。
何銳只是翻開了一頁,看了看目錄,就合上規范書,“我們培訓出這么多人需要多久”
莊嘉雄立刻答道“大概需要一年。”
“我想組建鐵道兵團,把鐵路管理軍準事化。”何銳沒做任何隱瞞。
莊嘉雄愣住了,沒等他開口,有警衛員進來,“報告主席,有電報。”
何銳覺得最快解決的中東路應該是長春,結果電報一看,果然是長春發來的,程若凡在電報中詢問,行動的代號是什么。
何銳這才想起來為了保密,行動只有上層才知道。為了這場行動,鐘義府和胡秀山從一年前就開始進行各種準備工作。偏偏就是忘記了行動代號。
此時程若凡應該很著急,何銳就把第一個蹦出來的詞寫在了電報紙上。四平距離長春很近,沒太久,程若凡就在司令部里接到了回電。
一時間,程若凡有些摸不著頭腦,電報上三個字查水表。三個字拆開看,能明白。組合起來,好像也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可就感覺莫名其妙。
“這是什么意思”程若凡把電報遞給胡秀山。
胡秀山接過電報看了看,提筆將查水表三個字寫進作戰命令里,才對參謀命道“作戰代號,查水表。”
程若凡一時有些訝異,但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著實有些奇怪。作戰代號不過是作戰代號,哪怕是起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代號,對于戰斗本身也毫無用處。
想通了這點,程若凡也把此時放諸腦后,開始詢問道“火車到位了么”
鐘義府雖然性子有些別扭,但那是在平日中。一到與戰爭有關的內容上,鐘義府就判若兩人。至于胡秀山是公認軍中最細致最耐心最能承擔繁瑣工作的人才。他們兩人的計劃與其說是一份作戰計劃書,倒不如說是一份行軍指導。
而且兩人在分析戰斗部署的時候也明白的指出,根據已經掌握的俄國中東路鐵路以及租界的所有消息,在中國境內的俄國人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火力。如果爆發戰斗,其烈度雖然會比剿匪激烈一些,卻也談不上有什么不得了的。
收復中東的關鍵在于突然性,部隊要盡量同時發難。這就要求各個部隊的指揮官們有很強的執行力。
作為參謀部既然已經把能遇到的所有情況都考察過,分析過,程若凡認為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程若凡這軍區司令來負責。
隨著無線電信號往來于各個部隊之間,部隊
。抵達的位置在地圖上逐一確定。
在關東州,日本關東總督府里面的軍官們腳步速度都快了不少。就在不久前,日本的無線電中接到了許多加密通訊。其數量多,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這是許多無線電臺在進行大量通訊。
自從東北兵工廠電子設備加工獲得了突破,開始自產無線電臺,這樣的無線電信號就多了起來。不久前,東北軍接連進行了幾次軍事演習,無線電通訊規模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此次想來也是這樣。只是何銳頻繁的進行軍事演習,讓關東總督府搞不清楚其意圖。
何機關的負責人,板垣征四郎中佐被叫到了總督府參謀長浜面又助少將的辦公室。聽了這個問題,板垣征四郎只能說出了自己還不太敢確定的推論,“我認為何銳可能要進軍外蒙。”
浜面又助少將并沒有感覺意外。趁著俄國現在的窘態奪取被俄國扶植起分裂力量的外蒙,的確是很好的時機,然而浜面又助少將也不太敢認定這樣的可能。
馬上就要冬天,軍隊在外蒙作戰,面對的并非是那點敵人,而是漫天的大雪以及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陸大每年畢業不過幾十人,就算是最后一名也能理解這樣的作戰困境,更不用說是第一名畢業的何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