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著朱爾典離開的時候的神色,段祺瑞心中很是懷疑這個老家伙是不是要玩什么把戲,就把目光轉向外交部長陸征祥。
陸征祥已經對段祺瑞的外交能力上限有了充分的了解,失望中卻也有了信賴。見段祺瑞看向自己,陸征祥本想解釋,卻停下了,“總理,我還記得何上將說過的話,看似調侃,其實一言中的。”
段祺瑞已經想不起何銳說了什么話給陸征祥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便問道“請講。”
陸征祥坦然答道“此事就是上街買個包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用如此市井的事情描述外交事務,是段祺瑞這輩子第一次聽到,而且段祺瑞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上街買過包子了,這種輕松的日常小事早就遠離他的生活。努力回憶著少年時代上街買點小吃食,段祺瑞竟然覺得很新鮮,很懷念。
陸征祥眼看段祺瑞的目光從柔和變得堅定,有些不解。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交流,陸征祥知道段祺瑞在對外事務上其實頗為堅定,以前對付不了英國人,只是因為段祺瑞找不到辦法,并非段祺瑞就真的怕英國人怕到要死。
既然段祺瑞能夠堅定應對,陸征祥勸道“總理,英國人既然主動前來,定然是不得不如此,他們所做正如何上將預料。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何上將應對吧。”
在何銳上次來的時候,民國總理段祺瑞、民國外交部長陸征祥、民國東北政府主席何銳三人口頭上達成了共識。然而事情如如何預料般走到今天,段祺瑞發現自己卻不想遵守協議了。
這樣的感受也是極為新鮮的。因為英國人表面上恐嚇,實際上求到段祺瑞這里的時候,段祺瑞果斷提出了要求,給英法的庚子賠款再延展一年,段祺瑞政府再借款100萬英鎊。
如果是以前,英國人定然會百般刁難,現在英國竟然同意了。朱爾典在交談內容中盡量強硬,強硬的方向卻是要段祺瑞保證讓東北兵工廠以之前的價格向白軍武器裝備。
所以段祺瑞明白了,一直出于下風的自己終于能夠拿捏到英國的軟肋。沖動不由自主的在心中沸騰起來,各種想法在段祺瑞心中沸騰,包括要求英國把日本人趕出山東。
眼見段祺瑞的神色,陸征祥已經明白了段祺瑞的想法。不僅是段祺瑞,包括外交部內知道此事的人都提出了要趁此機會提出要求的建議。
哪怕是公認的比較軟弱的人,陸征祥努力鼓起勇氣勸道“總理,何上將的謀劃才是上策。”
哪怕知道陸征祥所說的沒錯,段祺瑞心中還是生出一股怒氣。就端起茶杯,“陸部長。請茶。”
陸征祥著實沒有勇氣據理力爭,見段祺瑞端茶送客,只能起身告辭。
這邊剛回到外交部,秘書就直奔而來。秘書神色復雜,卻說道“部長,馮大總統已經派人與英國人聯絡,貌似想介入此事。”
陸征祥長嘆一聲,不禁回想起送何銳前去火車站的時候,何銳看似不經意的問起如果馮國璋突然介入此事的可能性有多大。陸征祥當時覺得馮國璋只怕不會貿然介入,就表示可能不大。之后何銳笑了笑,不再提及此事。但是看何銳的神色,他明顯不信。
何銳雖然年輕,看事情卻是極準,事情又被他料到了。陸征祥明白,馮國璋的直系決定插手此事,絕不讓段祺瑞通過合作拉近與英國的關系。
然而馮國璋和段祺瑞一樣都想錯了這次的事情不過是上街買個包子的小事,英國人根本沒有把此事當做影響中國局勢的大事
此時張錫鑾正坐在家中。若是以往,他應該前去和北洋老兄弟們喝喝茶,聊聊天,就報紙上的新聞聊上幾句,然后罵罵兒孫們怠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