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木門后剩下的只有森田夫人這位已經開始步入老年的女人,何銳也已經回到中國,開始他的征程。現在該輪到石原莞爾與同志們靠著自己的努力來拯救日本。
轉回頭,石原莞爾快步而去,安排了部下繼續給最后幾家送糧食,自己直奔東京帝國大學而去。
從歐洲回來之后,石原莞爾被分配到陸軍大學當了教員。這是陸軍大學畢業生們很常見的職業途徑,在軍校教書,培養起自己的晚輩團體,之后再去總參謀部的重要部門任職。之后再去部隊出任高級職務。如果能夠通過每一此考驗,當軍官再回到陸軍部的時候,就會成為下一代軍隊主事者的有力競爭人選。
所以石原少佐教官出現在東京帝國大學門口,門衛聽聞他是來求見平豐盛教授,連忙拿起了電話。沒多久,一身筆挺洋裝的平豐盛教授迎了出來,不等石原莞爾開口,平豐盛教授推了推黑邊眼鏡,“石原君,我現在要去拜見高橋大臣,有話在路上說吧。”
石原莞爾知道平豐盛是何銳的學術伙伴,對何銳的提議非常了解,隨著平豐盛走了幾步,就直接說道“何君離開日本前,專門提出過逆周期調節的經濟政策,我認為里面最重要的是確定產業周期,所以前來請教教授。”
平豐盛看了看石原莞爾,又走了幾步之后才說道“真的有趣,我此次前去見高橋大臣,正是為了產業周期的事情。石原君,不如你和我一起去,如何”
“可以么”石原莞爾有些訝異。
平豐盛邊走邊嘆息道“在日本能夠理解產業周期與逆周期這兩個名詞的人都屈指可數,相信我,你在大藏省一定能夠成為非常優秀的官員。”
石原莞爾并不覺得這是贊美,陸軍大學畢業的學生都是日本的精英,面對那些文官的時候絲毫沒有心理壓力。而且石原莞爾相信就是那群文官把事情弄糟的。
就如平豐盛所料,聽說陸軍大學畢業生的陸軍大學教官一起來,大藏省大臣高橋是清并沒有拒絕接見。花白胡子的老大臣家里布局非常西化,沒有榻榻米,而是木質地板。三人在舒適的沙發上坐下,平豐盛就拿出一份寫好的東西放到茶幾上,“閣下,我已經盡力將產業周期做了一個報告,請過目。”
高橋是清接過報告書,卻沒看,只是問道“平教授依舊堅持逆周期調節”
“是的。在下與不少教授討論過,都認為這是解決日本當下矛盾的最好辦法。”
高橋是清看了看石原莞爾少佐,然后對高橋是清說道“然而逆周期律調節,需要縮減軍費。”
石原莞爾并不在意這夾槍帶棒的話,只是用心聽著大藏大臣高橋是清與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平清盛對于經濟的討論。
很明顯,高橋是清完全看懂了何銳提出的政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很贊同,所以高橋是清提出的都是對這個政策的反對意見。平豐盛教授在學問上很不錯,卻遠沒有高橋是清這樣豐富的工作經驗,面對這些質疑,雖然也嘗試找出解決辦法,更多的言辭卻是在為何銳的政策辯護,缺乏那種鞭辟入里的力度。而何銳給石原莞爾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恰恰是何銳面對現實問題的理解與剖析。
或許是高橋是清有些厭倦了平豐盛教授的書生氣,又或者是見石原莞爾聽的認真,突然轉頭問道“石原君,你對逆周期調節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