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待未來中國的領導人應該是何銳閣下。”說完,越飛觀察著何銳的表情。
何銳不僅沒有任何歡喜的神色,表情反倒迅速嚴肅和不快起來,“越飛委員,中國領導人是誰,是中國的內政,任何外國力量都不該介入中國內政之中”
這樣的態度并不令越飛意外,越飛則繼續試探道“那么中國政府會承認布爾什維克政府么”
“我并非中央政府,沒辦法決定這樣的事情。”
“何上將是否承認布爾什維克政府”
“如果布爾什維克政府和東北地方政府達成了協議,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聽到這里,越飛安心了許多。何銳現在是被國際承認的合法地方政府,而布爾什維克政府并沒有得到國際承認,兩方的任何聲明或者協議都不具備法律效率。這就是現實局面。至少何銳并沒有拒絕,只是指出現實局面,就意味著何銳本人的態度并不反對布爾什維克。
這是一個布爾什維克政府能夠接受的基礎,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談下去,“昨天何上將對于人類需求的理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上將對于中國的各種需求又是怎么看的呢”
何銳終于等到了機會,便坦率的講了下去,“中國戰略上的對手,現在是日本,未來隨著中國解放,還會包括英國,甚至還會有努力進入東北亞地區的美國。我們的戰略壓力來自于東方和南方。”
越飛微微點頭,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務實的態度。至于何銳坦率指出日、英、美三國,在高級別的外交討論中是本該就有的坦率。如果何銳偽裝著這三個國家不是中國的戰略威脅,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就在越飛等著何銳談論來自西部與北部的戰略威脅之時,何銳卻把話題跳轉到了現在的俄國,“越飛委員,我認為當下布爾什維克政府最大的威脅是政權的安全。俄國還在內戰,等布爾什維克政府贏得內戰,就會面對來自東歐的威脅。就我個人的看法,俄國的安全戰略順序是,俄國國內,東歐方向,高加索地區,中亞地區。不知越飛同志對這樣的看法有什么建議”
只要是合格的軍事政治領袖,都應該做出這樣的判斷。所以越飛沒任何意見。而且越飛敏銳的感受到,何銳好像是故意避開了中俄邊境,更沒有提及西伯利亞。這讓越飛生出一種期待,期待何銳真的是一個合格的領袖。
既然何銳已經說到這個程度,越飛就講述出了聯共中央,或者說列寧同志對于俄國戰略安全的看法,“何上將,西伯利亞地區并非布爾什維克政府的主要戰略方向,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愿意看到這個方向上出現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