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石原莞爾的反問,高橋是清完全沒有被難住,他笑道“年輕人很有精神。石原君,你是對內閣的決議不滿么”
石原莞爾搖搖頭,“在下只是不解,為何要派遣牧野伸顯閣下作為代表前去參加巴黎和會。現在中國的市場已經對日本開放,歐洲戰爭結束之后,世界將進入和平時期。在下寧肯相信牧野伸顯閣下是期待降低中日之間的惡意,先獲得山東權益,然后體面的交還給中國,以換取日本海軍能夠進入青島港的權力,以及在山東的最惠國待遇。但事情發展到現在的局面,豈不是背道而馳了么”
高橋是清不禁訝異起來。高橋是清對日本軍官已經不報什么幻想了。這幫軍人動輒高喊著奪取滿蒙,征服中國的口號,完全沒有理解政治經濟的能力。之所以想見見石原莞爾,是因為石原莞爾對于逆周期調節的看法已經遠超日本軍人,甚至有了高級文官該有的眼光。
此時聽石原莞爾的意思,他居然不追求戰爭,而是從政治經濟角度入手。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日本軍官該有的水準,比起山縣有朋只怕還高明些呢。
但見識了這么多日本軍官之后,高橋是清已經不敢輕易相信這幫家伙,于是再次試探道“石原君,我聽聞日本軍中有溫和派,認為日本能作為亞洲的英國,而中國作為日本的印度而存在,這是最好的局面。不知石原君對此怎么看”
“絕無可能。”石原莞爾爽快的答道“閣下,中國并不缺乏何君這等人才,根本不是日本能夠征服的對象。當下最好的局面,莫過于日本幫助中國開發的原材料生產,穩定的獲得原材料供應。而中國向日本開放市場,日本則向中國資金開放投資機會,在中國投資人獲得收益的同時,日本也能充分利用來自中國的資金發展日本的工業與經濟。在下讀了內閣每年的國家發展報告,都深切感受到這些。所以在下著實不明白為何牧野伸顯閣下竟然激發起了中國全國范圍內的反日情緒。牧野閣下早年就追隨過伊藤公,并非軍部一系。”
高橋是清不得不做出一個判斷,面前的這位青年軍官能站在國家層面看待問題,而且是正經的國家戰略層面。心中歡喜之余,也不禁失望。牧野伸顯在巴黎和會上的行動所導致的結果的確不是高橋是清以及內閣總理大臣原敬的期待。
于是高橋是清問道“石原君,或許在背后推動此事的正是何君。何君統領滿蒙之后,短短兩年,已經開始大量向關內銷售工業品。遍觀整個中國,最不想讓日本向中國銷售工業品之人定然是何君。以何君的手段,煽動此事只怕輕而易舉。”
一時間石原莞爾與平豐盛都說不出話來,兩人都與何銳相交甚密,對何銳的能力有著極高評價。若是何銳親自鼓動的話,的確能挑動整個中國的反日情緒。
不過片刻后,石原莞爾還是忍不住替何銳辯護了一句,“若是按照高橋閣下這么講,那么牧野閣下身邊的親密隨員中定然有人與何君勾結。又或者是牧野閣下與何君交換過巴黎和會上要如何做的意見”
見到石原莞爾居然倒打一耙,高橋是清被逗的笑出聲來。他聽說過石原莞爾少年時代就是個非常有精神的家伙,石原莞爾現在敢這么講話,看來這家伙并沒有因為年到30而變得圓滑。
不過石原莞爾也不能算是強詞奪理,如果真的是何銳在背后搗鬼,就一定會露出馬腳來。何銳的確與中國外交部長見了面,而且日本方面在做外交攻防推演的時候,評估過中國外交使團或許會頂住壓力,不在巴黎和會的協議書上簽字的可能。
此次北洋政府派遣的官員都是學歷高,品行上佳,風評很好的外交官。這些外交官們是非常在意自己的羽毛,不肯沾染污點的人。
而這也是高橋是清對牧野伸顯頗為失望的原因,高橋是清并不想看到現在發生的事情,中日之間的關系已經相當不好。中國對日本的敵意越來越高,這樣的敵意不僅影響了中國市場對日本的開放,也影響了日本吸引中國投資的可能。從政治的角度,這是決不能接受的結果。
偏偏牧野伸顯的確引發了這樣的結果,而中國民眾此次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決絕,讓高橋是清都覺得有些不安。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這些民眾把矛頭指向了北洋高層,并且采取了如此激烈的手段。
段祺瑞,章宗祥都是日本花費了不少力氣培養的中國國內的人物,現在發生的事情讓日本花費巨大投資培養的親日派名聲掃地。為了山東利益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