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已經沒有國家懷疑蘇維埃俄國會成為內戰最后的勝利者。整個1919年,布爾什維克紅軍不斷擊敗白軍,通過一系列偉大勝利奠定了勝局。
白軍兩大主力鄧尼金與高爾察克始終無法會師,被分別擊敗。鄧尼金不得不退入克里米亞,高爾察克則不得不從貝加爾湖出發,海參崴開始凄慘的步行遷移。
當何銳提出防止人道主義危急的呼吁后,受到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巨大社會沖擊的歐洲各國無一例外的都表達了支持,開始在報紙上猛烈抨擊布爾什維克政府的不人道。
支持布爾什維克政府的歐洲左翼群體開始在報紙上對何銳開始破口大罵,仿佛何銳是沙皇的親戚。
歐洲右翼分子對何銳毫無興趣,在此時卻以何銳之名與左翼開始了罵戰。一時間,對于何銳觀點的贊美連篇累牘,仿佛何銳人道主義精神的圣人。
俄國蘇維埃外交委員會主席越飛同志很不樂見這樣的輿論局面,卻也懶得看那些毫無意義的口水戰。越飛與列寧同志就此事談了好幾次,他發現列寧同志對何銳的看法越來越傾向于正面,心中著實有些不太能接受。
列寧同志在布爾什維克中央從來都是少數,現在依舊如此。看著斯大林同志帶著堅毅的神色離開辦公室,不小心轉述了列寧同志對何銳看法的越飛委員心中輕松了不少。
列寧同志帶領革命獲得的不可思議的成功,帶來的威望讓越飛委員完全服從。但是布爾什維克中央里面依舊有人敢率直的對列寧同志提出意見。譬如,斯大林同志與托洛茨基同志。
與列寧同志相比,斯大林同志與托洛茨基同志都有著令人發指的濃密頭發。只是托洛茨基同志的頭發如同獅子般飄逸,斯大林同志的頭發始終一絲不茍,保持著很好的發型。
但布爾什維克黨內無人注意這些,只是與斯大林同志面對面,就能感受到斯大林同志鋼鐵般的意志力。有些人的意志力遠超過他個人擁有的力量,斯大林同志無疑是這種人的代表。
面對斯大林同志而不受任何影響的人并不多,列寧同志無疑是一個。當列寧同志專注銳利的目光與斯大林同志交匯的時候,連斯大林同志都垂下了目光,“列寧同志,您要對中閥做出讓步么”
列寧立刻明白斯大林指的是誰,“斯大林同志,我的判斷是,何銳擔心大量白衛軍逃入東北,所以把各國都盡可能拉下水。你的判斷是什么”
斯大林同志抬起視線,回望著列寧同志銳利的目光,“列寧同志,何銳想利用那些白衛軍,這是何銳的陰謀。”
列寧回望著斯大林同志堅毅的目光,率直的問道“既然你認為這是何銳的陰謀,那么何銳的目的是什么”
斯大林果斷的答道“何銳希望獲得遠東的領土。”
列寧冷靜的繼續追問“那么斯大林同志,你認為誰適合去遠東,需要多少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