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標題的話,讀者們很容易認為這場人道主義災難是大英帝國搞出來的。
外事廳廳長周興浩是留任的東北舊官僚中的一位。他沒有留學經歷,作為隨員參加過一些與外國的談判。此時的外事廳接到的電報比前些日子多了幾倍,但是周興浩已經沒有之前的忙碌。這些天,他已經與外事廳的黨支部一起商議出應對如此多事情的
。流程。終于讓人數并不多的外事廳從無頭蒼蠅般的窘境中掙脫出來。
周興浩廳長此時正等著向何銳做匯報,何銳這段時間以來并沒有詢問過外事廳,在事情已經有了個眉目的現在,就不用說東北政府現有的政策,哪怕是按照滿清的官場規矩,也必須趕緊匯報。
回想著自己工作,周興浩想找出最合適的描述。周興浩廳長和外事廳同志們商議出來的方案并不復雜,主要把電報分門別類,并且降低關注程度。周興浩想起那位叫馬有明的同志在會議上提出“我們為什么要把外國人發來的消息太當回事”的問題,大家都驚了。
但最終大家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調低了關注度,外事廳立刻就輕松了許多。
凡是民間發來的電報,就以國家為分類標準存檔。各國政府發來的電報,也以國家存檔,由專門小組判斷其目的。如果是表達善意的,就回個禮貌的電報。如果是外國政府提出要求的,譬如表達想支援金錢,再提交到分析部門進行分析。實際是覺得模棱兩可的,才會提交到外事廳。
只要不把外國電報太當回事,事情就變成了工作量,而不會不知所措。
正在思考,周興浩見何銳的秘書走進等待間,“周廳長,請跟我來。”
何銳只是認真的聽了周興浩的報告,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周興浩看事情這樣,就取出幾份外國報紙的新聞抄稿放到桌上,“主席,這些外國記者的報道里,幾乎不提咱們東北軍,只看報紙就會以為是那幾個記者與少量外國志愿者救助了這上百萬的白俄。我們外事廳討論后,覺得這不妥。”
“那你們準備怎么應對”何銳笑道。
周興浩提出了外事廳的看法,“能否請主席對此事寫一篇文章,介紹我們東北方面的努力”
何銳搖搖頭,“我們不要這么做,因為沒意義。這次人道主義援救并非東北出錢,你看到歐美報紙提過么”
周興浩一愣,隨即問道“可是我們出力了”
“英法出錢購買了我們的服務,僅此而已。這就像蓋房子,如果上了報紙,會提那些蓋房子的工人么”說完,何銳忍不住笑了,“呵呵,英法這次給錢給的很爽快,甚至沒什么講價錢呢。”
周興浩心中有些不適,他對這些侵略過中國的英法政府有很大的敵意,但何銳的話也讓周興浩感覺的確沒必要在此事上糾結。畢竟英法并非中國現在的首要敵人。
結束了匯報之時,何銳上前向周興浩伸出手。周興浩握住何銳的手,只覺得那雙手溫暖又充滿了力量。就聽何銳溫言說道“周廳長,你這黑眼圈都出來了,注意營養,注意休息。我馬上給外事廳的同志們批一筆餐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周興浩一時感動,忍不住說出了心里話,“主席,餐補就算了。能不能多批些煤票,新發的煤爐好用,就是煤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