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的命令很快就在軍中執行。畢竟是做出了與紅軍或白軍作戰是小概率事件的判斷,所以放到一線的部隊都是新兵部隊。這些士兵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半年的征召兵。除了軍事訓練,就是讓他們體會到長途行軍拉練。
真正的野戰核心部隊都是最少被征召過兩次的部隊。在東北的每一個村,農閑時期就要進行水利維修。村里的民兵們要集中在鎮子上負責水利工程的安全。而每一個村,都要有至少兩人作為征召兵,參加到縣里面的部隊中,完成軍事訓練后,在離開他們的家上百里乃至于幾百里的范圍內進行各種野戰拉練。
雖然每一年,每一個村只有四人參加了征召。但是這些人都是不重復的,參加過兩次征召的士兵數量已經超過50萬。
除去被鑒定為不合格的士兵之外,東北可以動員起來的有過足夠訓練經驗的部隊的確有30萬。
作為二線部隊一員的高石頭和部隊一起穿行在東北的平原上,突然一聲槍響。部隊立刻停頓下來。偵查部隊向著槍響的方向隱蔽前行,班長們則努力判斷著槍聲響起的位置。
高石頭知道這是軍事訓練,他第二次被征召后就參加過這樣的訓練。對面的部隊扮演的是日軍,使用的是日本武器。
聽到槍聲,高石頭已經確定了槍聲,向著行軍方向的東南五點鐘方向看去。但是班長與戰斗小組組長的反應慢了些。但是班長等戰斗骨干已經指揮部隊都蹲了下來,準備隨時接受命令。
此時排長派來的人已經喊道“敵人在東南5點方向一班跟著排長向敵人南方包抄。搶占制高點,隨時準備與日軍包抄部隊交戰。”
聽到命令,班長站起身,大聲喊道“同志們,放下背包,攜帶武器出發。”
高石頭已經與戰友們一起抽出了背包上的步槍,此時立刻將背包放到一起,開始隨班長進發。
所謂的高地,就是一個小土丘。部隊到了土丘旁邊,并沒有立刻沖上去。部隊停頓下來,由偵查部隊推進。高石頭與戰友們眼看一個班的兵力向著土丘上摸去。剛到土丘下邊,土丘上就響起了槍聲。
高石頭旁邊的戰友焦急的說道“上面怎么有人”
聽到這話,高石頭倒是不著急。在演習中,別說每一個高地,每一道溝壑,包括一片小樹林,幾間破舊的房屋,都可能被日軍布置了陣地。
面對這樣的情況,高石頭學到的是如何判斷日軍陣地是如何布置的。
這就得根據日軍部隊的規模,來確定這股日軍到底有多少步槍機槍,有沒有可能得到其背后日軍火炮的援助。甚至是這支日軍是否攜帶了火炮。
所以每次戰斗并非單純的戰斗,而是斗智斗勇。高石頭好多次做了錯誤判斷,但是他還是不想放棄,很想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后和自己的戰友們一起獲得勝利。
此時排長的命令下來了,“判斷守軍是日本一個小隊,部隊迫擊炮壓制射擊的同時,一班向東,注意打擊日軍的機槍手。如果日軍的機槍布置在高地西邊,一班就發動進攻。”
高石頭聽完命令,看著眼前的高地,心中已經明白了安排的原因。
在模擬的日軍步槍火力打擊下,一班通過了地形,逼近了日軍占領的高地。就聽到西邊突然響起了機槍的射擊聲。這是空包彈的聲音,與實彈射擊的聲音大不相同。但是高石頭此時哪里還有心思糾結這些,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班長下令進攻。然而班長卻支棱著耳朵在聽,弄的高石頭都急了,忍不住喊道“班長,機槍陣地不對著咱們,咱們趕緊上啊”
班長本來就急著做判斷,心中緊張。聽到這話的時候依舊沒有太清楚日軍機槍陣地布置,正想再聽,就聽到高石頭又催促起來,忍不住罵道“你閉嘴不吭聲,能憋死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