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這些疑惑,炮彈本身倒是沒有問題,打到江對面的白軍陣地上就爆炸開。那些火光就是證明。紅軍炮兵們有了如此充分的彈藥,一掃之前的郁悶,開始猛烈開火,把戰斗不利積累起來的怒氣都發泄在射擊中。
炮擊零零散散進行了一夜,目的并非是簡單的炮擊或者撒氣,而是為了讓白軍徹夜難眠,并且把部隊調動到被炮擊的區域。
第二天天亮前,炮擊結束了。三個小時后,紅軍確定的渡江點方向,集結的火炮開始猛烈轟擊。白衛軍的陣地立刻陷入到了天翻地覆的火力打擊下。準備好的渡江船隊在火炮以及這邊的火力掩護下向著江對岸突進。
當船只渡過江面,建立起了灘頭陣地,紅軍的陣地上立刻響起了震天的烏拉的呼喊聲。雖然白衛軍也冒著火炮的轟擊進行了反擊,但是炮彈對反攻的白衛軍造成了很大損失,讓反擊的火力十分虛弱。
紅軍戰士們開始乘坐船只渡江,在白俄軍的防線前面停了這么久,紅軍已經準備了許多渡江工具。大小船只運載著大量紅軍開始渡江,不斷有紅軍戰士落水,鮮血開始染紅江面。但是完全阻止不了紅軍強度冰冷的江面。
越來越多的紅軍帶著步槍登上了江對岸,開始向著更遠的距離發動進攻。此時紅軍的炮擊終于減弱了,如果繼續維持這么密集的火力,會誤傷登陸的紅軍。
即便完全不在意這樣的損失,紅軍的炮彈也不足以維持這樣密集的火力了。
很快,勝利的消息就向莫斯科傳遞。被阻擋在白衛軍的松花江防線太久了,負責進攻的紅軍指揮官們終于能夠揚眉吐氣。
列寧同志并沒有對此做什么發言。何銳在東北的建設成果令這位睿智剛毅的革命導師不太清楚該怎么判斷。滿清的孱弱是現實,當越飛同志傳遞回來消息,何銳愿意幫助紅軍,布爾什維克中央對此基本是嘲笑的。最后還是托洛茨基提出,讓東北政府一批炮彈。
然后事情就如此進行下去,東北政府直接送來了一批炮彈。價錢很公道,可以在以后付款。于是缺乏炮彈的紅軍就依靠著這批彈藥,擠破了白衛軍的防線。
如果不在意東北政府是中國一個地方政府的話,列寧同志就得把東北政府當做是一個工業地區,就如奧匈帝國的捷克地區。
此時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們對這樣的事情感到意外,而列寧同志卻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蘇俄的社會主義革命成功沒幾年,甚至比何銳占領東北的時間還要短。而何銳經過數年的建設,已經讓東北地方政府擁有了自己的工業。口頭上批評何銳是個資產階級改良派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中國東北的進步卻不能無視。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革命的正面意義正在中國東北展現出來。
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變化,某種意義上,甚至增加了列寧同志對于社會主義革命的信心。
接下來幾天,列寧同志并沒有再提及此事。因為戰報接連傳來,白衛軍們崩潰的消息不斷傳來,放手江岸防線的白衛軍們一路南撤,就如他們在西伯利亞不斷撤退一樣。
包括托洛茨基委員在內的不少布爾什維克委員們都期待著紅軍攻克海參崴的消息。
然而在此時,列寧同志接到了越飛委員的電報,看著電報內容,列寧同志不禁皺起了眉頭。思索了一陣,列寧同志召開了主要同志的會議。現在的布爾什維克中央里面,托洛茨基委員有著許多支持者,但是打了敗仗的斯大林委員也有著自己的堅定的支持者。
對于當下戰局,托洛茨基委員仿佛是一頭已經獲得勝利的雄獅,直到斯大林委員提出了一個問題,“抓到了多少俘虜,有準確消息么”
托洛茨基委員稍稍一楞,這個問題是他沒考慮的。而且前線正在追擊,哪里能來得及統計。
看到托洛茨基委員說不出來,斯大林同志略微缺乏血色的臉頰上依舊露出了堅毅的神色,“高爾察克手下都是最堅定的反革命,他們絕不會放棄對抗革命。只有徹底消滅他們才能解決問題。前線部隊到現在還沒能確定抓到了多少俘虜,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托洛茨基委員并沒有回答,不過看他的神色,列寧同志懷疑托洛茨基委員會說出,“這你是在波蘭戰役中的經驗么”
結果剛想到這里,托洛茨基委員已經問出這個問題。不過托洛茨基委員的語氣中并沒有嘲諷,這點著實難得。列寧同志這才確定,托洛茨基委員對于勝利是極為重視的,其重視程度超過了其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