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多出來二三十萬窮困俄國人也不是不能接受。英國與法國有著廣闊的殖民地,本國的貧民區更是廣大。各容納幾十萬白俄實在是輕松。
最重要的是,何銳在宣傳中就強調了俄國人的白種人特點。在一戰前,上海租界那邊很照顧白人,甚至會為了那些窮困潦倒的白種人回國的船票。
所以這次人道主義事件發生后,英法緊急調撥了船只。日本方面雖然沒有接納白俄難民的打算,但是美國出錢臨時雇傭了一些日本船來運輸白俄難民。
等到1921年4月,春暖花開的時候,東北的白俄難民只剩下不到四千。而且這四千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因為各種原因決定留在中國與中國人結婚。
何銳對此倒是無所謂,而且最近有件事也挺重要。在黑龍江北岸蘇俄地區,有一處煤礦。這里的煤的熱量不高,只有1800。與另外一處無煙煤的40005000的熱量一比,完全屬于劣質煤。
這些煤當做燃料的價值非常低,但是這里的煤挖出來就可以進行化工處理,能夠生產煤制氣,煤化處理的汽油,以及其他化工原料。
俄國人辦事有時候就這么直率,商務代表團經過談判,俄國允許中國方面直接在這里設置礦山。各種產品中一半賣給蘇俄政府,另一半出口到東北。當然,這一半產品其實不付錢,而是充當了礦山開采權和每年的礦山稅收。
這種做法從商業角度其實是很粗糙,很不規范,以及很不可信。不過對方既然是蘇俄,何銳倒也能理解。要是蘇聯方面精通商業,只怕它就不會七十幾年就完蛋。
至于何銳本人也沒話心思花到商業談判上,而是利用何銳的技術能力與工程團隊一起把分餾設備的技術問題解決了一下。
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何銳雖然有很多紙面知識,真的輪到實踐,也必須依托現在東北網羅到的科學家與技術人員一起攻關,才勉強搞定。
所以何銳在最初完成的工藝流程中,絕不肯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其中。
技術人員們確定何銳絕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真的不居功,都對何銳生出了強烈的欽佩。
只有何銳自家知道自家事。人民,走在正確道路上,掌握了先進生產力的勞動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主力。當何銳作為勞動人民的一員,與大家一起努力的時候,才能完成這樣的項目。何銳實在是不愿意讓自己的任性破壞這樣美好的經歷。
東北方面的技術人員忙到了1921年8月,終于把第一批產品運回到東北。論汽油與化工產品的純度,這批產品只能用差強人意來描述。
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蘇俄方面的表現出乎何銳意料之外。按照商業合同,蘇俄方面拿走一半產品,然而煤礦根本就沒有運出過礦山,就被蘇俄直接買給東北方面。由東北方面建設的處理廠進行加工處理。也就是說,東北這邊其實是得到了100的煤礦。而蘇俄也得到了錢,用于采購東北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