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英國人,莫里循當然知道中英兩國在歷史上有過戰爭,戰爭制造了悲劇,生成了仇恨。而且這悲劇到現在不僅沒有平復,反倒因為中國日漸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而成為了仇恨的根源。莫里循真的沒想到,連何銳這樣理性客觀的政治家都受到了如此深刻的影響。
現在提起英國,中國人第一反應,英國是個政府販毒的國家。提起英國人,就是鴉片販子。身為英國人,并且是愛丁堡大學醫學系博士,莫里循自己見過的這么多英國人,沒有一個是鴉片販子的。而莫里循這么多醫科與非醫科的同學,也都是反對吸食鴉片等麻醉品的。
甚至可以說,對于鴉片的危害,英國有知識的人都很清楚。所以鴉片雖然在當下的世界還是一種藥物,也是合法貿易品,但是何銳在東北如此激烈的禁毒,莫里循也不覺得有什么問題。
然而,今天聽到的話里面,何銳禁毒的動機中,竟然有一部分是因為國恥。鴉片本身不僅被當做會毀掉普通人人生的毒品,更與外國列強入侵帶來的屈辱聯系到了一起。這樣的情緒和思路是莫里循從未在何銳這里感受過的。
也就是說,何銳本人雖然深諳歐洲的文化,以及英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但是何銳本人對于大英帝國有著強烈的敵意,當這種敵意與憤怒情緒混合起來的時候,連一直表現出來的謹慎自持,客觀理性的何銳,都被這樣的情緒極大影響了。
莫里循覺得很失望,真的很失望。原本莫里循對何銳成為中國領導者充滿了期待,在莫里循的設想中,何銳這樣仿佛是西方政治領袖的人成為中國領導者,會以其寬廣的胸懷,高明的政治智慧,建立起一個和平穩定的遠東秩序。進而讓這個和平協調的遠東秩序與巴黎和會建立起的凡爾賽秩序接軌,進而構建起一個和平的世界秩序體系。
正因為有了這個想法,莫里循才愿意為了何銳效力,讓自己充當中英雙方的溝通橋梁。
莫里循甚至下了決心,當事情向這個方向發展,他會竭盡全力溝通中英雙方的意見。盡可能化解矛盾,在一些英國的確明顯損害了中國利益的方面,要為中國爭取利益。
沒想到這樣的夢想遭到了迎頭痛擊。不管莫里循為了東北政府做了多少,但是莫里循在何銳眼里,不過是一個英國人,一個政府販毒的國家里的一個天然就是鴉片販子的人。
心靈上的沖擊讓莫里循覺得天旋地轉,巨大的無力感與絕望感如同潮水一樣淹沒了莫里循,讓他幾乎有些無法呼吸。
就在此時,電話鈴響起,莫里循的秘書小心的走進來問道:“局長,還是徽商會館的電話。”
莫里循覺得自己萬念俱灰,無力的答道:“告訴他們,把人交出去。這就是我的建議。”
秘書聽到莫里循給何銳打了電話,卻不知道何銳說了什么。此時見莫里循這般反應,便去回了電話。
電話那頭的徽商會館劉館主聽到回答,也大失所望。但是劉館主并沒有放棄,既然招商局不行,還有些別的人能說上話。于是劉館主繼續撥打了好幾個電話,沒想到對方可比莫里循干脆的多,聽到這件事,立刻表示,“馬上把人交出去”
這下劉館主也知道事情絕非他所想的那樣能夠通融。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除了交人之外,也沒了其他辦法。
在前去帶人之前,劉館主不禁生出個念頭,這東北會不會待不下去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