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從建立起就是招收良家子。這些良家子們或出于殷實富戶,或者是自耕農。這些年過來,這些北洋軍用他們掙到的軍餉置辦土地,已經成了地主。而且北洋軍成事后,不少地主士紳的子弟加入了北洋勢力。所以何銳在東北的所作所為直接引發了整個北洋集團的反對。
本首發站點為塔讀a
段祺瑞本人并不怎么在乎這個總理的位置,讓給何銳就讓了。可北洋上層卻不能接受。大家現在就是地主士紳,一旦何銳掌權,推行起東北已經執行的政策,大家辛辛苦苦這么多年賺到的家產立刻灰飛煙滅。
既然何銳的立場與北洋如此針鋒相對,段祺瑞也不得不問個明白,“何賢弟,你為何不能放過士紳們”
“我從來沒有針對過地主士紳,我要做的只是把中國帶進新時代。但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總理,士紳們掌握著權力,在如何分配利益上,他們定然要為自己分到最大的一塊。在工業時代,這些利益要分給勞動人民。正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了工業時代的科學、技術、文化。由于工業時代豐富的產品讓單個的男女有能力按照他們自己的期待組建起屬于他們的小家庭。國家制度就必須服務于這些小家庭。這就更需要一個削除所有特權的法律制度。地主士紳們在工業時代,只是起到了阻礙作用。就如同擋在工業化這輛大車前面的石頭,除了把石頭踢開,或者直接碾壓過去,我著實沒有其他辦法。”
聽到這里,尤其是最后一個比喻,段祺瑞嘆息一聲,停下腳步。
手扶垛口看下去,山海關一邊是北洋的人馬,一邊是何銳的人馬。兩邊的人隔著山海關,都一言不發。在山海關上,站的是兩方的首領。而段祺瑞已經不想再對何銳說什么。便轉過身贊道“何賢弟真爽快。”
何銳看著段祺瑞神色中的那份堅毅,也明白了段祺瑞的反動性。反動是一種立場,并不怎么牽扯個人道德。就如段祺瑞本人是著名的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賭、不嫖、不貪、不占。
論個人道德,段祺瑞沒什么問題。而且在另一個歷史上,段祺瑞在日本入侵的時候,絕不與日本人合作,也算是有民族氣節。
但面對中國必須通過革命來實現工業化的大勢,段祺瑞果斷選擇了立場,對這股大勢進行了反動。這就是反動派。
既然段祺瑞已經確定了立場,何銳也不愿意多談。就這么沉默了片刻,何銳笑道“若是總理沒有別的要說,在下就告辭了。”
段祺瑞點點頭,“我來送送何賢弟。”
原文來自于塔讀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a。
兩人都是軍人出身,腳步輕快,很快就到了山海關下。何銳舉手向段祺瑞敬禮,“總理,下次再見也不知道是何時,還請總理保重身體。”
段祺瑞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若是何老弟愿意來見我,隨時可以帶人前來。”
何銳點點頭,“還有件事,在下方才忘記請教。在下若是與日本開戰,不知總理會站在哪一邊”
段祺瑞愣了愣,這話真的完全超出了他意料之外,暫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遲疑間,就聽何銳繼續問道“不知在民族大義上,總理會站到日本那邊么”
段祺瑞很不習慣何銳這種交談方式,不過何銳既然這么問了,段祺瑞答道“何老弟,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不會幫著外國打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