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生軍長一點都不嫌棄,“兩百多發也比沒有強。都帶上”
下午16點,在另一條重要的戰線,鴨綠江戰線上。東北軍也是從上午9點開始了突然襲擊,此時鴨綠江江面上各種小型運輸船只不斷往來于鴨綠江上。
因為作戰區域只有3500平方公里,第一集團軍下轄13、14兩個軍。鴨綠江那邊的作戰區域廣大的多,第二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分配到這個方面。
二集團軍下轄5、8、23、33,四個軍。第三集團軍下轄7、9、41、42,四個軍。
鴨綠江上的交通要道,鴨綠江大橋此時已經被東北軍拿下。只是日本守軍在最后引爆了炸藥,對橋面造成了一些損傷。工兵們正在進行快速搶修。一塊塊厚實的鋼板被拖到損傷處,切割鋼條的切割槍噴射出湛藍的火焰,電焊的弧光閃動。只要鋼制框架制作安裝完畢,把鋼板鋪在上面,短時間內就可以讓包括卡車在內的部隊通過橋面。
在江面上,一艘艘小船劃過鴨綠江,在江對岸指定位置整齊停靠。在中國這邊,同樣停靠了大量的小船。已經有船將大量鐵鏈運過鴨綠江,將兩端固定在兩岸。隨著尖銳的哨子聲響起,小船開始向鐵鏈處行駛。船上的工作人員用鐵鉤勾住鐵鏈,把小船一點點挪到鐵鏈下方,用鎖定器把船上的鐵環與鐵鏈扣在一起。
鴨綠江中國一側,卡車運來的木板堆的老高。這些木板有些是用中國本地木材加工成而成,有些是用從俄國購買的木材加工而成。不管是來自哪里,都用焦油等浸泡了幾個月,便是長時間被水打濕,也不用擔心會腐朽。
負責安裝的工程隊等待著浮橋的基本結構完成,就立刻開始鋪設木板。在鴨綠江上,已經有開始搭建的浮橋就有三座。各個工程分隊的隊長招呼著本隊的人員先回到帳篷里休息一會兒,看現在的進度,鋪設工作要連夜進行。
此時,第二集團軍司令胡秀山還在趕往部隊的路上。正在指揮戰斗的第一集團軍司令鄭四郎則沒有給被圍的關東軍第一旅團熬過這個夜晚的機會。
關東軍第一旅團被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都遭到了四倍于他們兵力的東北軍進攻。不管日軍如何認為精神力量能夠左右戰爭,現實中并不存在這樣的事情。能夠為關東軍們防護的掩體,以及關東軍手里還算充足的武器彈藥才是他們能抗到總攻開始前的原因。
當東北軍以壓倒性的火力以及兵力開始進攻,關東軍被現實中的炮彈與子彈不斷擊斃。晚上18點左右,第二聯隊聯隊長牛島滿抽出手槍,對著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差不多同一時間,第一旅團齋藤旅團長向著東京方向跪下,他解開軍服,袒露出胸腹。此時槍聲已經距離齋藤旅團長不過幾十米,帶著絕望,齋藤旅團長將短刀刺向自己的小腹。
在齋藤旅團長旁邊站著他的副官,副官手舉齋藤旅團長的軍刀準備幫他介錯。眼見短刀刺下,立刻揮動軍刀砍向齋藤旅團長的脖頸。
副官對旅團長是如此忠誠,以至于完全不想旅團長受到任何痛苦。出刀又快又狠,刀光落下,血光噴濺。齋藤旅團長的腦袋被鋒利的軍刀直接斬落。
無頭尸體軟軟倒地,握著短刀的手也松開了刀柄。這時候副官才發現,齋藤旅團長的胸腹之上完全沒有刀口。原來是自己動手太快,以至于在齋藤旅團長切腹前就幫他介錯了。
副官的懊悔并沒有持續二十秒。東北軍進攻士兵的一發子彈,從他左耳處射入,從右耳處帶著大團的血肉飛出。副官倒在了齋藤旅團長身邊,兩人的血液在地面上流淌著,最終匯聚進了不遠處同一個凹地里。
在金州地峽,流血的戰斗也在兇猛的進行著。金州地峽寬度不過5公里,在最高的山頭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東邊的大連灣與西邊的金州灣。太陽正在向金州灣的海面下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