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上10點,從京城到天津的火車駛入車站,車剛挺好,衛隊就快步走出車廂,在兩邊侍立。
天津督軍已經等在站臺,此時準備上車迎接,沒想到車上兩位竟然已經走到了車門口。為首的是總理段祺瑞,他先下了車,然后扶著民國總統徐世昌老頭子走下車來。
本書首發塔讀a免費無廣告,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兩人來的很倉促,只有天津督軍才接到通知。督軍雖然不知道兩人具體來此為何,卻也知道定然與何銳對日作戰有關。
寒暄幾句,天津督軍趕緊說道“總統,總理,下榻之處已經備好。”
徐世昌擺擺手,“不必了,我們去赤峰路的舊宅。”
很快,徐世昌與段祺瑞就在衛隊護送下,離開了車站。天津督軍倒也沒有非得靠上去,民國的局面本就亂,何銳對日本作戰,直接讓本就混亂的局勢向著更加不可知的方向而去。
赤峰道天津市和平區的一條呈偏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位于法租界內。各式小洋樓鱗次櫛比,房主多為下野的軍閥、督軍,故此街素有“督軍街”之稱。
到了徐世昌舊住處,這里已經被打掃過,還升起爐火,讓屋里面暖暖的。
上層的消息是最靈通的。而且赤峰道上來了這么多人,立刻就有鄰居看到。很快,就有鄰居派人來問候。衛隊詢問了來人是哪家的,一一記下。
段祺瑞吩咐過,如果有張錫鑾派來的人,就把人請進來,若是沒有,就不用搭理。
此時在屋內沙發上坐著,段祺瑞問道“徐兄,你以為張兄會派人來么”
徐世昌搖了搖頭,“張兄清貴,把東北交給何銳之后,并不怎么出門。”
塔讀a更多優質免費,無廣告在線免費
段祺瑞能想象得到。到了這樣的地位,并不容易有好的晚年。袁世凱就不用說了,馮國璋死后,也沒什么人真的記得他。張錫鑾卻不一樣,他果斷將東北讓與何銳,之后何銳聲名鵲起,實力攢升。張錫鑾雖然只是個歸隱的老頭子,旁人也都得高看一眼,贊一句張公有識人之明。
何銳現在幾乎要把天戳破了,徐世昌與段祺瑞還得親自前來。兩人歇息一會兒,眼見就已經11點了。既然明天還要去見張錫鑾,兩人就睡下。
但這個夜晚,沒睡的人很多,非常多。
鴨綠江兩岸燈火通明,已經暫時修復的鴨綠江大橋上,卡車一輛輛通過。數座浮橋上鋪好了木板,部隊排成長龍,按照軍中規定,過橋的時候要采取絕不整齊的步伐。官兵們的腳步聲在浮橋上匯聚成隆隆的響動,震動著浮橋下的江面。
邁過了鴨綠江,踏上朝鮮,部隊毫不停歇的向南部方向開進。在那里,日本駐朝鮮軍也在開始北上。在對日作戰的整個計劃中,有一個絕密計劃。東北軍并不會守住鴨綠江,等著日本駐朝鮮軍前來進攻。而是主動南下,力求殲滅這支擁有兩個師團兵力的精銳日軍。
在指揮部里,胡秀山看完了根據空軍最新航拍照片,以及根據照片繪制的地圖。就詢問通訊科長,“有旅順的消息么”
通訊科長立刻答道“報告,從下午17時后,再沒接到關于旅順方面的消息。”
胡秀山點點頭,就在指揮部的行軍床上躺下,閉上了眼睛。按照東北軍對于戰爭強度與烈度的劃分,強度意味著投入戰爭體系的復雜程度。現在空軍已經成了東北軍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添加了這個兵種,戰爭體系的復雜程度大大增加,強度自然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