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義一思考了片刻,還是搖搖頭。
其實陸軍部里面有些愚蠢的校官的確提出了進軍中國山東的建議,這樣的建議立刻遭到了呵斥。陸軍部與參謀本部的將官中,除了上原勇作大將這樣的真正馬鹿強硬派,其他將官對這次戰爭都感覺非常棘手。
何銳選擇的時機非常好。在歐洲大戰中,日本并沒有任何軍事壓力,所以部隊數量實際上是下降的。那幾年工作機會增加許多,不少日本國民并不想當兵吃糧。
戰爭結束后,日本經濟立刻下滑,想當兵的人數增加了。見識過歐洲戰爭的日本陸軍又不急著擴編了,而是制定了新的征兵標準。
之前只要國民身體健康,不是罪人,日本陸軍就會招收。現在日本陸軍開始對學歷提出要求,文盲是能少招就少招,能不招就不招。小學畢業是標準,中學畢業才是最好。士官必須初中畢業,軍官則是高中畢業。在這樣的糾結之中,日本陸軍兵力就保持在29萬左右。
原文來自于塔讀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a。
何銳的東北軍數量有30萬,日本陸軍認為這是一支新組建的軍隊,難免小看何銳,何銳正好趁此機會發動突襲。現在關東軍已經覆滅,日軍現役只剩下25萬。
想從25萬人恢復到齊裝滿員的49萬兵力,最少得兩個月。
就在田中義一考慮此事之時,加藤開口了,“田中大臣,你認為駐朝鮮軍能夠守住朝鮮么何銳的兵力好像不止30萬。”
“您為什么這么看”田中義一不理解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怎么對陸軍的事情做如此發言。
“我聽人說起永田君的判斷。永田君認為何銳此次并不求速勝,而是要在戰爭中拖住帝國。那么,戰爭進行到半年的時候,帝國陸軍數量或許就達到70萬甚至更多。為了應對這樣的局面,何銳的兵力或許會達到100萬。”
既然加藤這么講,田中義一立刻提出了陸軍部的問題,“那么海軍部可否開始制定登陸作戰的計劃”
“陸軍部希望的登陸作戰由多大規模”加藤海軍大臣問道。
“在駐朝鮮出發前,陸軍部就提醒駐朝鮮軍,進軍過程中小心遭到伏擊。在我來之前,陸軍部又發去電報,要駐朝鮮軍小心應戰。如果在朝鮮進行戰爭的同時,能在旅順大連或者營口進行登陸戰,有可能讓何銳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參謀本部正在進行計算,他們粗略的認為,如果發動登陸戰,需要一支最少五個師團的部隊。至于位置,大連或者是個好選擇。當然,海軍如果能夠占領劉公島的話,那里是一個很好的位置。”
劉公島,位于中國東部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灣口,島面積315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495公里。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明、清至解放前諸多海上戰事發生于此,特別是甲午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跡。
加藤海軍大臣冷笑一聲,“哼哼,我覺得劉公島不如大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