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樹人詢問,錢玄同神色有些復雜。不過錢玄同素來欽佩周樹人,又不喜隱藏自己的觀點,便答道“豫才兄,何銳在關外制定的教育制度,包括強制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成年人再教育,我真心佩服。前年北方大旱,不管何銳出心如何,畢竟接納數百萬流民,救了至少十萬百
姓性命。從那之后,我便決定再不談論此人。然而此次何銳擅開戰端,定然引發日本舉國反擊,何銳真的能贏么”
周樹人也擔心這個,索性問道“德潛以為何銳能贏么”
錢玄同本想說不能,卻說不出口。其他北大老師對周樹人與錢玄同的態度很感興趣,有人就插話進來,“錢教授,何銳做事難以捉摸,總是與眾不同。若是說他勾結洋人,何銳與日本開戰。若是說他堅守氣節,他邀請各國前去關外投資,還出錢出力救助白俄難民,與外國人打得火熱。除了教育救國做的認真,何銳在實業救國、科技救國方面的態度難免引人非議。至于文治唉不說也罷。”
此言一出,不少北大老師紛紛表示贊同。
周樹人完全能理解這些人的看法,大部分文人對何銳的看法就是如此。至于周樹人,自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愿意與其他人談及。在周樹人看來,何銳與文人期待的明君大不相同,卻與史書上記載的明君十分類似。
身為教授中國史的北大講師,周樹人很清楚文人的喜好。在中出現的唐太宗,動輒等著別人救駕。而歷史上的唐太宗率領三千玄策軍,就敢對十萬敵軍發動沖陣。不談那些,只說歷史事實,到底是唐太宗前去救那些大將,還是大將們救唐太宗,因為史料不多,很難講。就周樹人來看,唐太宗率隊救別人的可能更大些。
本書首發塔讀a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何銳在東北親自培育軍官和部隊,這就已經不是文人喜歡的君主。至于何銳制定的種種政策,無一例外都是目的明確,法度森嚴,又有著很強的可執行性。在文人看來,這何銳是個徹頭徹尾的法家
提起法家,自然是商鞅、韓非,是暴秦,是焚書坑儒。雖然中國歷代朝廷外儒內法的組織模式是寫進史書里的,可文人們此時就不提這些了。
軍人統帥起家,政治上走法家路線,何銳在文化上則提倡勞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至于個人特色,何銳更是新派到另類的地步。他有名有姓,卻沒有字,屬于文人眼中的白丁。別人稱呼何銳,只能稱呼其黨政軍頭銜,一副草莽派頭。
不管哪一點,何銳都不是文人喜歡的對象。
見周樹人沉默不語,錢玄同也覺得有些無趣。他站起身說道“豫才兄,你可否看完這本書了”
“瀏覽過幾遍,卻不得要領。”周樹人率直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