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爾自己就是陸軍,然而聽了這話,對眼前的兩個陸軍馬鹿著實有些不以為然。于是石原莞爾閉口不言。
岡村寧次最初沒注意到,他倒是很認真的考慮著石原莞爾與永田鐵山的看法,并且想找出一個能兼顧雙方看法的解釋。畢竟,何銳的做法的確有某種很難理解的東西在里面。
當然,岡村寧次也能理解,要是自己真的理解何銳的判斷思路,他也就能判斷出何銳對日本開戰的時機。
不過岡村寧次沒多久就發現了石原莞爾的沉默。對于這樣的對抗意識,岡村寧次很是不快。他索性也沉默下來。
永田鐵山則沉穩的說道“石原君,為何不坦率的說出來呢難道我在石原君眼中竟然是個聽到不同意見就會暴跳如雷的陸軍馬鹿”
石原莞爾被逗得一笑。永田鐵山素來被認為充滿了威嚴,望之就令人生出敬畏之感。既然永田鐵山也有幽默的一面,石原莞爾率直的說道“何君要打破的并非是帝國的顏面,而是想動搖帝國的大陸政策。只要大陸政策被認為無法實現,帝國還有堅持下去的理由么”
聽完這話,岡村寧次心中一震,怒意油然而生,他大聲質問道“石原君是想改變帝國國策”
石原莞爾早在1914年開始與何銳混在一起的時候就很清楚自己與岡村寧次的分歧在哪里。日本現在思想界各種想法非常多,泛亞論,新亞論,這些都是由日本領導亞洲走向復興。
然而與戰略有關的事情都是極為務實的。日本崛起,很大原因在于中國的實際分裂。這種分裂并非是民國后開始的,早在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中國地方省份搞了東南聯保,表示不介入北方滿清朝廷與八國聯軍的戰爭,中國就已經在事實上分裂了。
日本利用中國的分裂,賺到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戰略利益。所以當下日本國策,也就是大陸政策,其核心在于絕不接受中國統一。只要中國統一,日本現在的戰略優勢就化為烏有。
塔讀a,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網站
石原莞爾內心中以戰略家自詡,與何銳談論戰略,石原莞爾學到了地緣政治學、政治經濟學,才終于遇到了讓石原莞爾肯真心低頭的人。但是在日本國內,即便面對永田鐵山,石原莞爾也不覺得有什么好敬畏的。
岡村寧次向來堅定支持日本當下國策,見石原莞爾如此,就想繼續爭辯。永田鐵山卻搶先開口說道“我明白石原君的意思了。若是如此,也能解釋何君的行動理由。我們就按照之前石原君指出的戰爭力量極限繼續討論。”
岡村寧次對于永田鐵山極為佩服,既然他開口,也不得不收拾心情,繼續之前的分析。而石原莞爾則隨手拿了幾個圖釘,放在地圖上代表日軍。
僅僅這么一擺,岡村寧次就恍然大悟,想開口,又不知道該說什么。永田鐵山則說道“既然如此,我來負責組織漢城防御。”
石原莞爾果斷答道“我前往平壤。”
岡村寧次見兩人都鎮定自若,心中的激蕩也平息了不少。此時真的沒什么好說了,如果三人的戰略判斷是對的,東北軍下一個目標就是重創與之對峙的駐朝鮮軍。
當然,這也沒什么好怕的。既然能理解東北軍戰略,做出對應的安排就好。譬如,立刻把駐朝鮮軍撤下來,守住平壤一線,同時向日本本土火速求援,請立刻派遣部隊前往漢城,在南邊的漢江構筑防線,與北邊平壤組成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