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德意志各邦國乖乖的在小德意志的旗幟下宣誓效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何銳與日本開戰,在大臣的秘書眼中,無疑是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只要打贏,何銳就可以掌握滿蒙與北中國。
英國對華政策,承認中華民國主張
的領土是中國領土。所以英國長江艦隊就沒辦法阻止何銳渡過長江,奪取南中國。
能夠影響何銳發動中國統一戰爭的國家有三個,蘇俄、日本、英國。既然蘇俄不可能進攻中國,英國也不會不惜一切代價與中國開戰。何銳就在三個雞蛋的至少一個半上站穩了腳跟,可以充分撥弄日本這顆雞蛋。
外交部常務秘書說道“看來俾斯麥當年應該叫做德意志之狐才對。”
塔讀a,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網站
外交大臣的秘書聽常務秘書引用了朱爾典在最新報告里的綽號,被逗得哈哈大笑。
兩人此時都感覺輕松了許多。雖然把何銳與俾斯麥相提并論,的確有些過分夸張了何銳的力量。不過這已經不是重點,兩位秘書有了思路,提筆就刷刷點點的寫起了報告。
兩位都是英國精英,天剛亮,一份有理有據,翔實可靠的報告就寫好了。
早晨,英國外交大臣早早的趕到辦公室。看到報告已經寫好,大臣頗為滿意。讀的過程中連連點頭,讀完之后,外加大臣指著其中一段詢問常務秘書,“您為什么認為何銳不會奪取整個朝鮮”
常務秘書并不想舉俾斯麥的例子,這種極為專業性的討論只能在專業人士之間展開。外交大臣是內閣成員,是議員。指望議員理解這么專業的內容,無疑是不現實的。
常務秘書就用外交大臣能理解的層級解釋道“朝鮮對于何銳來說,是一個籌碼。只要日本放棄干涉中國統一,何銳就會立刻將朝鮮交還給日本。至于是一個朝鮮還是半個朝鮮,對何銳毫無分別。而獲取籌碼的代價越低越好。”
外交大臣只是對于專業領域的理解有限,并不意味著他的理解力與接受力有問題。能混到外交大臣位置上的,也是英國的精英。
聽了這個解釋,外交大臣合上了報告。外交部常務秘書則以優雅的步伐后退一步,回到他作為下屬該站立的位置。既然外交大臣已經接受了報告內容,常務秘書決定一會兒先找個地方小憩片刻。兩天不睡覺,他真的累壞了。
此時,在距離英國萬里之外的朝鮮平壤,石原莞爾中佐先是用力拍打著自己的臉,然后把腦袋埋進朝鮮10月冰冷的水里。等他抬起頭,腦袋再次被迫清醒過來。
從10月10日開始,到現在的10月14日,石原莞爾不記得自己是不是睡過。即便有睡過,也很快被部下叫醒,處理緊急事務。
4天時間轉瞬即逝,從長津湖到平壤有400公里。石原莞爾認為,戰爭即將打響。
就在此時,平壤城墻上的機槍開始吼叫起來。隨即,日軍的步槍也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