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是第8軍,軍長周再興接到了空軍發來的電報,“8軍司令部收,14日上午7點,空軍偵查發現,日軍在平壤高地布置了防空陣地,正在城頭以及城外構筑防御陣地”
參謀部也認同這份情報觀察體現的結論。作為朝鮮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一旦平壤丟失,就意味著日本失去了對半個朝鮮的統治。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更是嚴重的政治失敗。
軍長周再興問道“部隊狀態怎么樣”
第8軍在13日停頓了大概一天。12個汽車大隊在兩天多時間內跑了600公里的距離,盡管一路上維修人員盡力維護維修,依舊有6成車輛無法保證接下來的行動中保持狀態。只能停下來進行一天的大檢修。
在之前在兩天多的進軍中,各個城鎮上的日軍以及日本人員都已經撤走,他們在撤走之前對朝鮮的鐵路進行了破壞,讓8軍沒辦法更快速前進。
為了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投入空軍力量,空軍也要建設前進機場。在缺乏工程兵的局面下,部隊完全靠人力快速夯實簡易地基,拖動一塊塊幾噸重的鋼板拼成飛行跑道。
最為先鋒,8軍要為后續大部隊進軍做準備,自然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8軍作為前鋒,停下一天卻完全沒有充分休息。
聽軍長周再興詢問,參謀長答道“部隊已經準備好出發了。”
“要部隊小心,我們很可能會遭遇敵人。”周再興交代道。
本首發站點為塔讀a
距離8軍所在地100公里外的平壤,成為最高軍階的石原莞爾把城內的事情交給竹下大佐,自己帶了些未來社的骨干同志,騎上馬前去視察通往后方的交通線。
4天來,石原莞爾竭盡全力收攏平壤北部的人員、物資。地方政府、醫院、學校,這些關鍵部門的人員被最大限度的收攏起來。向后方運輸。
這些人中有些是乘坐火車來的,更多是步行起來。被這些人雇傭的朝鮮勞工立刻編入日軍管理下的苦力隊伍,參加平壤防御工事建設,日本人中的非戰斗人員開始向后運輸。
軍醫院和野戰醫院已經在平壤建起,為接下來的戰斗做準備。石原莞爾的目的是視察最后一批離開平壤的非戰斗人員。
出了平壤城,石原莞爾停了下來,他跳下馬,對未來社的骨干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諸位同志,如果到了無法再戰斗下去的時候,諸君要如何選擇”
未來社的同志們被這么一個問題問的有些不解,有些人立刻答道“自然是勇敢的戰死,為日本效忠。”
石原莞爾眉毛不禁立起,“愚蠢你們的犧牲換來的是誰的利益現在的日本帝國的統治者們值得同志們為他們這么犧牲”
未來社的同志們愣住了,他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局面。而石原莞爾也沒給大家討論的時間,果斷說道“我們現在是在為祖國日本奮戰,戰死沙場是軍人職責。但是到了完全無法戰斗的時候,諸君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