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城現在的火炮數量,日軍頂多配備一萬五千正規軍。其他的士兵本就是炮灰,自然沒必要讓正規軍來充當。
但這些和胡秀山的作戰決心又有什么關系呢唐雁鳴不認為眼前的日軍能夠守住漢城。
胡秀山本就要向唐雁鳴解釋清楚,就繼續說道“我們占領漢城之后,絕不會死守漢城。你明白理由何在么”
唐雁鳴只考慮打下漢城,并沒有考慮是不是要守住漢城,以及如何守漢城。聽了司令官的決定,愣住了。把漢城的地形,以及東北軍與日軍的后勤補給因素考慮過去,一道思維鏈條隱隱成型。
胡秀山不想讓唐雁鳴有太多胡思亂想,就說出了核心理由。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a,
歡迎下載a免費。
“這場戰爭可能會打兩年,我們的戰略目的不是擊敗日本,而是徹底消耗日本,削弱日本。在我軍解放整個中國的階段,日本完全無力軍事介入。攻占漢城不是完成這個戰略而必須達到的目標,甚至攻占平壤都只是摟草打兔子,順道的事情。我軍此階段的戰役目標是控制朝鮮北部的廣大山區,構筑防線,在下一階段的戰役中充分消耗日本。唐軍長,從戰略角度,在鴨綠江以南,沒有什么是我們必須得到的,沒有什么是我們不可以放棄的。”
唐雁鳴方才已經能夠理解,盡量減少損失,把官兵用在對東北軍有著巨大天然優勢的朝鮮北部山區,是符合戰略需求的選擇。
然而聽到胡秀山對于東北軍已經占領的朝鮮北部地區的評論,唐雁鳴呆住了。代入到胡秀山的視角,在鴨綠江以南,沒有什么是我們必須得到的,沒有什么是我們不可以放棄的,唐雁鳴突然感覺自己被胡秀山強行帶到高空,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整個戰爭。胡秀山語氣平淡,仿佛只是在講述出門該怎么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要注意交通規則。而唐雁鳴卻感覺自己整個人的境界都被提升了。如果以這樣的視角看戰爭,漢城這座重要的城市其實無足輕重。
唐雁鳴并不適應這樣的視角,也不喜歡這樣的視角。為了盡快把自己從天上拉回地面,他就問了一個很接地氣的問題,“司令,為何你說永田鐵山猜測你的作戰決心并不堅定”
胡秀山淡然答道“唐軍長,不管日軍如何負隅頑抗,你都可以拿下漢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傷亡會過萬。這就變成了日軍在消耗我軍。而且,在平壤,還有從平壤到漢城的路上,石原莞爾與岡村寧次已經了解了太多我軍的戰術特點。我不想讓永田鐵山知道的更多。”
這問答就把唐雁鳴拉回到了現實的地面上,唐雁鳴也能與胡秀山在同樣的層級上考慮問題,幾個念頭隨即冒了出來。唐雁鳴追問道“司令派遣前置性進攻,是想看看日軍現在是否針對我軍戰術進行了有效的調整么”
說到這里,唐雁鳴突然明白過來。一時間,唐雁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日軍那華而不實的一線水泥涂層,那些滑稽可笑的夸張標語,以及日軍毫不拖泥帶水的果斷撤退。在唐雁鳴眼中是日軍虛張聲勢,在胡秀山眼中就是另外一種判斷。
當然,胡秀山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判斷而做出決定,而是果斷的派遣試探性進攻部隊,來驗證他的思路。胡秀山看待戰略的時候,看似飛在天上,其實是腳踏實地,極為敏銳的采取應對。
就在此時,參謀部里面電話鈴接二連三的響起,戰斗報告開始傳遞進來。唐雁鳴立刻把注意力放到了戰斗本身。而且下定了決心。戰前,第5軍司令部已經做出決定,能夠接受3000到5000傷亡的代價。
打下平壤是摟草打兔子,打下漢城也完全可以。如果永田鐵山只是虛張聲勢,并沒有拿出應對東北軍戰術的有效方案,第5軍會將漢城守軍連帶著永田鐵山一并殲滅。
原文來自于塔讀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