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主任以及吳有平認識的老師,在信中更多回憶起吳有平在學校的種種。看著那些往事的描述,吳有平許多塵封的記憶也被喚醒。投身何銳的團隊,是吳有平到現在為止最激動人心的歷程。然而那悠然的校園時光無
疑是吳有平最美好的時代,那些校舍,那些同學和老師,哪怕是斗氣的爭吵也變得溫馨起來。
直到吳有平看到了一封信,他的臉色當即陰沉下來。這是一封告密信,封皮上只寫了吳空一格有平長官親啟。
信紙上只有敬語,并無告密人的姓名。而此人的字倒是寫的不錯,不像是軍人的手筆。
“鄙人自可信之同志處得知,自東北軍大破日寇開始,日寇便與王揖唐多次聯系。王揖唐乃是段總理手下,素得段總長重用。此人身為眾議院議長,陸軍上將,竟然于此時與日寇勾結,其行可疑,其心可誅”
秘書不知道吳有平為何神色變化這么快,直到吳有平看完信,詢問完秘書有沒有記得這封信是何人遞交的,把信遞給秘書,秘書看完之后眉頭皺起,“吳長官,這些學生看來還是不可靠啊。我馬上去發報,讓人事處再詳查。”
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站
“告人事處有這件事就行。當下東北終于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有心人不僅是針對北洋,想針對我們的也不少。還有,把王揖唐的資料拿給我。你讓孫秘書和張秘書一起把信看了,這種信都挑出來。”
很快,在秘書們的忙碌下,三封有關告密內容的信被送上。其中一封是專門的告密信,另外兩封信的寫信人倒是很率直,在寫明了自己姓名的信中,直接提及了北洋中勾結日本人的漢奸。
此時吳有平也已經看了被提及的人物姓名。令吳有平不知道的是,被提及的三人還都是歷史上的大漢奸。
王揖唐,1877年出生,安徽合肥人,民國時期政客,安福系的主要成員,日偽時期的漢奸。王揖唐曾任北洋政府眾議院議長,陸軍上將,按級別來說也是高級領導人。王揖唐是皖系段祺瑞的心腹大將,段祺瑞失勢后,在地方上晃悠了一段時間。
1937年,日軍在華北占領區成立偽華北自治政府,王揖唐出任偽政府委員長。是當時中國第一號大漢奸。
梁鴻志,1882年出生,福建長樂人,近代官僚。從小誦讀經史,為人狂傲,以東坡自許。曾任北洋政府秘書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侵略者為進一步并吞和控制華北,即著手在華北淪陷區策劃建立偽政權。貪生怕死的梁鴻志與日軍一拍即合,投降當了漢奸。1940年汪精衛偽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出任偽監察院長、立法院長等職。1946年11月9日以漢奸罪被判處死刑。
吳有平并不知道這兩人在另一個時空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但是王揖唐與梁鴻志在當下的北洋中的確頗有地位。
在吳有平去參加張錫鑾主持的會議之前,有人把這兩個人通日的消息傳遞過來,目的何在呢
吳有平開始考慮,要不要利用一下如果要利用的話,該如何利用一下。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