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又是一陣嘆息。這些嘆息并不長,吳有平接著說道“一定有人會覺得,吳有平,你不到30歲就成為東北政府行政長官,一定是因為你運氣好,也有點眼光,投奔的早,就當上了行政長官。我可以告訴大家,不是那樣的。”
學生們有些不敢吭聲,也有些因為不認同,發出了些動靜。如此反應讓吳有平很滿意,同學們的反應比想象中熱烈的多。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其實能夠理解吳有平在說什么。也多吳有平所說的內容有興趣。
根據吳有平的工作經驗,哪怕是有反對意見,都遠比漠不關心要好的多。尤其是眼前這種大家其實都在關心的局面下。
“我知道大家不信,此次我前來不是訓話,而是作為一個過來人,和大家講講這些年我都在學習什么,做了什么,經歷了什么。讓大家對東北政府有一個初步了解。在1915年,我見到何主席之后,提出想在四平政府工作。想來,大家在不久前和我做了相同的事情。”
學生中傳出一陣笑聲。聽吳有平做的第一件事與自己一樣,同學們立刻感覺到了些許親近。
本文首發站點為。,歡迎下載a免費。
吳有平繼續說道“第二件是,經過談話,我被告知要接受政審。大家也一定經歷過吧。”
提到政審,不少學生笑不出來了。直接到東北來,東北政府采取了一律歡迎的政策。但是能被選入干部學校的,都接受過政審。許多人對政審的印象并不愉快。
吳有平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提,因為現在沒辦法解釋清楚。這些能被選入干部學校的學員們并不知道東北政府對他們的安排。等解放中國的戰爭開始后,東北準備派遣百萬南下干部。這些高學歷的干校成員,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合格,就很可能成為一地的縣長。
軍隊的工作是掃平阻擋政策執行的障礙,推行政策,管理國家,社會服務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工作人員從哪里來,就是從干校里面來。
吳有平繼續講述著自己的經歷,“最初,我是作為基層試用人員開始工作。那時候我們沒有同學們現在所處的脫產干校,都是邊工作邊學習。我在市政府干過,之后到了地方上參加土改,又在農村開始工作。大家上課的時候,就會學到農村工作內容。那些都是我們黨校的同志們一邊學習一邊編寫,現在大概已經到了第五版了。通過走訪農村,了解農村情況,我們要組織選舉,選擇出三位村長,三位民兵隊長。給他們安排工作,以及組織他們學習”
在課程中自然會詳細講述工作細節,吳有平只是從工作概略入手,清晰的講述著東北政府從哪些工作開始,如何建成農村干部隊伍,如何培訓這些干部,要在農村執行何種政策,為什么要執行這些政策。
是在講吳有平的經歷,其實也是在講東北政府的建設。
既然是自己的經歷,吳有平講的清晰明快,其中也不乏詼諧幽默。學員們完全沒想到能聽到大人物的歷史,只怕少聽了什么。半個多小時對他們來說仿佛是一瞬間,卻又好像很久。
不少思路清晰的學員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一個制度完備,組織嚴密的東北政府模糊形象。至少在已經有的感覺中,東北政府與各地靠出身與私人關系構建的政府相比,更接近年輕人期待的英明政府的感覺。
東北政府既不要求公務員們向什么人效忠,也不要求公務員對普通民眾橫征暴斂。吳有平的每一句話都落在組織生產,發展生產力之上。
,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站
吳有平舉了工作中的兩個例子。農民從家走到地理開始干農活,需要多久。對于城市青年來說,這不過是從屋里到地頭的距離。然而有沒有鐮刀,鐮刀磨了么孩子怎么安排,老婆怎么安排,飯怎么安排。組織生產不是單純的干活,某種意義上是組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