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何銳看到了呂風,有些驚喜的問道“這位不是呂兄么”
呂風清楚自己只是因為與何銳在東京的關系而被叫上,所以并不想出風頭。不過何銳既然記得自己,便上前行禮,“何上將,東京1別已經7年。7年來,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何上將的文治武功,回想上將在日本留學時候就名聞日本,雖然佩服得很,卻1點都不奇怪。”
果然如呂風所料,何銳只是親切的握手,對于如何與呂風相識1字不提。呂風從來沒有刻意想過接近何銳,當年與何銳相識全是公務。何銳是以軍人身份去日本留學,按照規定,北洋每個月都要向何銳月俸,每年1套軍服與階級章。這才認識了何銳。
如果何銳此時說出此事,就是還認北洋的這份關系。既然不說,那就證明何銳心中已經不以北洋自居。
不管心中怎么想,大家客客氣氣的表達著自己的立場態度。何銳請眾人上車,車隊直奔下榻的賓館。
在賓館主樓大門處迎接的正是趙天麟與莫里循。呂風并不認識兩人,王士珍與楊度都不認識趙天麟。但兩人都對莫里循很熟悉。回想著莫里循當年在袁世凱稱帝事件中與自己站在同1邊,楊度不禁無聲的嘆息。老朋友在6年后竟然重逢了。
何銳說道“王公,在下還有軍務,此時須得告辭。”
王士珍等人想送,何銳笑道“諸位遠道而來,在下招待不周,還請諸位見諒。”
等何銳離開,趙天麟將眾人請進賓館。呂風看趙天麟、周胤善、莫里循3人模樣,確定趙天麟正是3人中為首的那位。
趙天麟引領眾人到了宴會廳。宴會廳十分寬大,卻只有寥寥幾根柱子支撐,屋頂與墻壁上的電燈讓最深的角落都被照的明亮。
距離正門56米處有1條小水渠,水渠里清水流淌,將宴會廳分為前后兩部分。入門的前面部分有迎賓臺,結賬臺。這小水渠通入1個小池塘,池塘旁邊放了幾張沙發,1張小桌,供客人休息,池塘內幾尾錦鯉悠然暢游。
趙天麟走到水渠上架設的小橋上,請眾人通過。過了小橋,就到了1道月亮門前。與月亮門連在1起的是1道長長的雕花窗欞,既通透又能隔斷掩映,可見設計者是用了心的。
過了月亮門,是1個能放了2十幾張桌子的大廳。大廳另外1頭也有1道水渠。水渠盡頭是1個水磨模型,在水流推動下緩緩轉動。整條小水渠的源頭處是墻上1個石質入水口,在旁邊的白粉墻上畫著垂柳漁夫的壁畫。墻邊兩步遠,是1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
柜臺里面站的不是賬房先生,而是1位身穿江南風情外衣的女服務員。1些穿著相同衣衫的女服務員們挽著同樣樣式的發髻,端了放了熱酒的托盤來來往往。每1名女子都腳步輕快,明顯沒有裹腳。至少也放了好些年的腳。
抬眼看去,宴會廳內部裝飾風格婉約,1派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格。呂風心中感嘆,便是京城里也未必有幾家店能講究到如此地步。關外之地竟然有這般好去處,看來何銳在關外可過的不錯啊。
趙天麟領著眾人進了1處包間,里面布置也是江南風情,入門處有絲綢彩繪屏風,墻上掛了工筆仕女圖。角落的小桌上有張古琴,用綢布覆蓋。旁邊放了白瓷瓶,里面竟然是嬌艷欲滴的梅花。
這個季
節竟然有梅花呂風有些訝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