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包間里,人人面前1杯茶,大家淺酌細品,交流著輕松愉快的語言。呂風前參贊定位好了自己的位置,只有在交談進行到尷尬階段之時才是自己介入之時,通過聊些輕松話題的方式緩和情緒,讓談話節奏順利的進行下去。其他時間,呂風只用吃喝傾聽就好。
見眾人交談的十分流暢,呂風就安然等待,并沒有絲毫開口的想法。就聽王士珍說道“何上將初戰告捷,以我之見,日本之后定然全力反撲,猛攻會如狂風暴雨。”
王士珍容貌并不出眾,現在看上去不過是個普通的小老頭。然而他數十年軍旅,只是這1兩句話,神色目光已經隱隱如刀鋒般銳利。呂風在外交部從來沒見過如此人物,心中1凜。
趙天麟神色自若,只是目光也明亮了些。他微微點頭,“正是如此,東北政府全力以待,力求打好接下來的戰爭。”
王士珍盯著趙天麟看了片刻,便微微1笑。刀鋒般的感覺很快消散,讓王士珍再次回到了那個和藹小老頭的模樣,他笑道“呵呵。張公每年壽誕,我都會何上門祝壽。每次都能見到何老弟派人問候。張公家里的最新物件層出不窮,張公豪爽,也會邀請我們這些閑人試用。張公清貴,并不怎么愛出門。我們問他怎么知道這些市面上都沒有的新物件,張公說,都是何老弟4時之敬。感嘆何老弟念舊,從不忘記兄長們。等何老弟接過北洋的重擔,不知這徐公,段公去天津1起做了鄰居,張公定然請何老弟如此照顧。張公的好意,我是著實感激。”
呂風把嘴1閉,呼吸都想盡可能的輕些。就見趙天麟笑道“徐公、段公、王公身負天下眾望,此時國家動蕩,便是3位想歸隱,我等也要請3位出山。王公莫要過謙。”
王士珍嘆道“龔自珍寫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1格降人才。康有為說,少年強則國強。就我所知,周老弟與趙老弟今年不到40歲吧。”
趙天麟1886年出生,今年36歲。周胤善1884年出生,今年38歲,已經是東北政府核心層當中最年長的1位。趙天麟早就聽說王士珍從小站練兵開始,就以做事細致著稱。此時隨口道來,已經按照年齡大小將兩人排序,趙天麟覺得王士珍對此行十分重視,并非只是來試探1下。
不過王士珍并沒有提問的意思,趙天麟等人就繼續聽王士珍說下去。
“何老弟今年32歲。奉系眾將,沒聽說有幾個年紀過30的。老夫回想自己此般年紀,正是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之時。國家正該有此風氣。我等歸隱,看年輕人為國效力,也是樂事。”
趙天麟這才答道“王公,年輕自有年輕的不足。我年近40,尤其有感。年輕人其實未必不知道道理,若是沒有徐公、段公、王公這樣的長輩坐鎮,1旦熱血上頭,意氣之爭,就會失了分寸。如國會這等本該是國家根本的機構,等中國統1,重開國會。若是沒有諸公這樣的人物坐鎮,以我這樣的年紀,1言不合,我還想下場爭論。這等事,王公定然見的多了。”
王士珍呵呵1笑,思忖片刻才笑道“小戰練兵之時,招收的都是直隸與周邊幾省的子弟。大家都是北方人,卻也因為口音不同這等小事起過爭執。此事乃是難免。”
趙天麟微微1笑,“王公,東北政府這幾年1直在推動新華字典與普通話的規定與普及,大家雖然說起話來還是南腔北調,卻也不至于有這樣的差別。”
說a
便是鎮定如王士珍,臉色也變了變。呂風更沒想到趙天麟竟然如此坦率,幾乎是屏住呼吸,看著在場的人。就見東北方面3人神色自若,看來是下定了決心。至于王士珍與楊度,神色都很是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