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煙剛抽完,皇宮正門旁的小門開了,侍從武官長在侍從陪同下快步走出,見到副官
就問道“閣下在車里么”
副官連忙答道“是。我去請閣下。”
侍從武官長點點頭,副官快步走到車前,拉開車門,就見加藤首相的頭竟然完全低下,呼喚幾聲,加藤首相并沒有絲毫回應。用手輕推首相肩頭,首相竟然隨著輕推,軟軟倒下了。副官大驚,連忙大聲呼喊首相,并且晃動著首相的肩頭。
聽到這動靜,侍從武官長趕了上來。雖然加藤首相患大腸癌的事情并沒有告訴給加藤,但侍從武官長卻很清楚。1看這般景象,連忙伸手探加藤的呼吸,又用手指按在加藤脖頸大動脈上。加藤友3郎已無呼吸,脖頸動脈處冰涼1片,毫無動靜。竟然不知在何時已經去世。
雖然知道沒用,侍從武官長還是立刻讓人請值班的御醫前來救治,看著正拼命嘗試喚醒加藤首相的副官以及手忙腳亂幫忙的司機,侍從武官長后退1步,摘下軍帽向著加藤首相的遺體鞠躬。隨即轉身回宮,他要將這件事盡快告知給天皇以及攝政皇太子。
與日本皇宮門前的混亂與肅穆不同,何銳與王士珍的宴會就顯得輕松溫和的多。王士珍在之前的會面中已經大概明白了東北政府的態度,所以他此時沒有絲毫隱瞞,率直的問道“何老弟,既然徐公與段公已經決心讓位于你,何老弟為何不肯給北洋留些面子。”
何銳早就覺得王士珍是為了北洋集團的利益為談判目的,這就是何銳并不想與王士珍對談的原因。如果要談,自然要談如何解決國家當下的問題,要談中國未來的發展。北洋集團的利益只能通過中國利益的實現而被考慮。北洋集團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中國利益之前,在文明黨與東北政府看來,已經是錯到離譜的先后順序。
但這就是現實,何銳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何銳真的很失望,如果袁世凱現在還活著,大概就能談點正事。不管袁世凱死后被稱為竊國大盜,至少他還是1個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格局。失去了領袖之后,北洋已經墮落到現今地步了。
等王士珍說完那些軍閥們的立場,何銳笑道“王公,晚輩認為,東北有今日局面,其實能證明1件事。不知王公以為是哪件事。”
王士珍覺得何銳是想彰顯自己的才干,心中就有些鄙視起何銳來。但身不由己,王士珍笑道“何賢弟才干,早就當入主中央。英雄出少年,我們這些老家伙們已經比不上了。”
何銳微微搖頭,“王公,東北有制度,有政策,有治國理念。今日局面,證明了東北的制度、政策、治國理念能夠讓中國變強,能夠對抗當今列強。如果東北此次能夠達成戰略目的,逼迫日本簽署停戰協議,再不采取武裝入侵的方式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就可以按照東北已經執行的制度、政策、治國理念去發展。”
王士珍眉頭不禁皺起。這就是王士珍不能接受的原因,皖系與奉系當鄰居,這幾年并沒有了解東北。還認真的了解過東北。這也是皖系當下必須與何銳談判的原因。
東北的土地制度,經濟政策,治國與用人理念。1旦套用在全國,皖系就不僅僅是讓出政權,更會連根拔起,什么都不剩下。如果結局如此,皖系只能奮起1戰。王士珍并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畢竟日本到現在都不能把何銳如何,皖系還沒瘋癲到認為自己的實力能超過日本舉國之力。
正想再勸,何銳則繼續解釋道“王公,當年小站練兵,王公輔佐袁公,應當知道袁公練兵目的是為了國家。東北政府今日之種種,也是為了國家。今日之北洋前輩以為東北不過是仗勢欺人,我對此不以為然。今日之東北政府中各種人都有,各個政府部門首腦,來自于大江南北,來自于長城內外。之所以委以重任,是在于他們接受了文明黨的政治理念,并且有能力完成工作。僅此而已。
想來王公對此當不陌生。”
聽到這里,王士珍本想說的話已經說不出來,不由得嘆息1聲。當年小站練兵,局面正如何銳所說。袁世凱招賢納士,聚集兵馬,靠的就是1套制度。如果以滿清當年模式建軍,也不知道會搞成什么樣子。而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絕不可能脫穎而出。
何銳繼續說道“當下東北局面,絕非我有什么不得了之處,只是因為東北政府用現代工業國的制度來營運東北。如果東北政府成功,只能證明現代工業國的制度是正確的。東北政府里面這么多人才,他們并非是為了效忠我何銳,換取他們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救中國,才到了東北。既然此路能走通,他們自然要將這成功經驗在整個中國推行。王公當能理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