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此次前來東北,主要是因為他與莫里循都是袁世凱的私人幕僚。其他人都因為當年支持袁世凱稱帝,弄到沒了下場。都不愿意前來,楊度之所以肯來,完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當年罪孽深重,既然何銳與日本開戰,若是能做點事情,對自己來說也是贖罪。
向莫里循說了此事之后,莫里循隔了幾天才給楊度回答,若是楊先生1定要出力,在村里工作,我還能勉強安排。
讀者身
信心掙扎了兩天,楊度還是決定去試試看。對于自己的性子,楊度其實很清楚,自己未必是真的喜歡攀附,而是不能接受在北洋麾下的職務干起。
光緒十8年1892年,楊度考取秀才。光緒十9年1893年,順天府鄉試舉人;光緒2十年、2十1年,甲午科、乙未科會試均落第。會試期間恰逢公車上書,他亦附和,并認識了梁啟超、袁世凱、徐世昌等。還鄉,師從衡陽東洲、船山書院1代名儒王闿運壬秋,湘綺。光緒2十1年1895年,楊度2十1歲時,王闿運親自到楊家招其為學生。師生關系之親密,楊度深受王闿運喜愛,并可以隨便開玩笑。王闿運在湘綺樓日記中常稱楊度為“楊賢子”。
之后楊度去日本留學,半年后在結業會上,日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嘉納治5郎發表了貶低清國人的言論,楊度當場和他就國民性和教育問題激烈辯論。不久以“支那教育”為題發表在梁啟超的新民叢報上,由此在中國留日學生得到支持和贊揚。
光緒2十9年1903年,楊度被保薦入京參加新開的經濟特科進士考試,初取1等第2名。這樣的經歷,楊度怎可能甘于居人之下。
面對東北政府工作人員的問詢,楊度此時已經做了決定,“我愿意從農村工作干起。”
沒想到對面的工作人員竟然坦率的追問“楊先生,請問您是否愿意去農村出任基層工作”
“在下愿意。”楊度說完,只覺得心中1陣羞愧。也不知道是被自己遭到如此局面而羞愧,還是因為自己此時還如此傲慢而羞愧。
“請楊先生準備1下,接受政審。”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提出了要求。
當天晚上,楊度完成了基本政審。因為人生經歷十分豐富,楊度的政審搞到了很晚。第2天1早,楊度就接到了通知,他的工作地點已經安排下來了,是4平附近的楊家屯。
本以為是自己要去,楊度在10點鐘抵達出發地,就見好幾名年輕人已經等在那邊。大家都很激動,看到楊度進來,還以為楊度是負責安排他們工作的負責人,連忙起身問候。
等誤會解開,年輕人們不好意思的道歉。楊度1時覺得有些恍惚,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年輕時代。楊度1875年出生,今年已經48歲。馬上就要到了知天命的年歲,竟然重新從1個村里的差事做起,楊度心中5味雜陳。
外面腳步聲響,進來1個看著30歲左右的中年。他自我介紹道“同志們好,我是孫家營的鎮書記,孫有望。歡迎大家加入。我先介紹1下情況,這次前去孫家營,主要是加強孫家營與各村的供貨。孫家營是4平有名的縫紉村,1直都向工廠軍服被褥。這次總動員,不僅要確定軍服被褥的供應,還有1部分子彈裝配也要在孫家營完成。”
楊度本以為前去1個村子,不過是當個類似保甲的身份。若不是對東北政府的強烈好奇,以及為對日戰爭貢獻1份實實在在力量的決心,楊度是不可能接受這種
在傳統文人眼中近乎侮辱的任命。
然而,聽到1個孫家營居然有子彈生產這樣的差事,楊度的好奇心壓到了其他所有程序。1個村落都能參與到這樣的工作之中,東北到底擁有何種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