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防守漢城防線的是第5軍。防線一共有5層陣地,軍部就設在第5道陣地后3公里處。軍長唐雁鳴聽到頭兩道陣地上的傷員基本沒能撤下來,陣地直接被日軍重炮撕碎的戰報,不禁嘆息一聲,“唉”
軍參謀長已經明白此時非撤不可。敵我雙方兵力3:1,火炮比例超過了10:1。而且日軍作戰決心無比堅定,正準備提出撤退建議,就聽唐軍長命道“命令部隊開始撤退,炮兵轉移到第四道陣地上,在日軍進攻的時候把炮彈都打出去,然后發動一次反擊,把日軍打下去。日軍一撤,我們立刻也撤退。”
命令立刻傳達到了前線,進攻東北軍第三道陣地的日軍立刻感受到了強烈的壓力。東北軍的炮彈如同雨點般落下,日軍成隊進攻的陣型不得不散開。雖然摧毀了東北軍的陣地后,不再遭到東北軍的反攻。但是日軍也沒有了完整隱蔽部隊的依靠,在單坑與殘破的戰壕里,日軍連小隊規模都沒辦法維持,只能勉強以班為單位躲避炮擊。
就在進攻中的片刻停頓,隨著沖鋒號響,東北軍的反攻開始了。
那是日軍到現在也沒能理解的戰術,小分隊水銀瀉地般的從缺口中灌入日軍之中。一旦進入日軍陣地,東北軍只是向左右以及前方的日軍發動進攻,只要前方的日軍無法阻擋東北軍小分隊,東北軍就繼續向前突破。很快,日軍從正面作戰,變成了前后左右都遭到東北軍的進攻。
好些日本步兵班嘗試正面擋住東北軍,戰斗正在進行之中,側后方突然就出現一個東北軍戰斗組,日本步兵班猝不及防,被來自背后的沖鋒槍掃射盡數擊斃。
殲滅當前之敵的東北軍戰斗小組則利用更開闊的通道繼續向日軍背后迂回包抄,即便日軍數量占優勢,但是日軍卻找不到想象中可以對抗的東北軍大隊,別說是連級作戰單位,排級作戰單位都找不到。
在短暫且激烈的戰斗中,日軍不得不開始撤退。東北軍一路把日軍完全攆出第三道陣地,就突然與日軍脫離了接觸。
戰斗小組們化整為零,又很快在口令指揮下進入交通壕,竭盡全力向后方陣地撤。部隊剛離開陣地,就感覺腳下的山地如同烈馬般晃動,有些戰士因為腳麻,直接跪倒在地。
“手撐地,爬行前進”不管身邊是不是自己部隊的人,各個連長、排長、班長、小組長們都大聲提醒著,并且拉起身邊摔倒在地的戰友,貓著腰,沿著交通壕盡快撤退。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10分鐘的日軍炮擊時間,以及日軍以緩慢速度越過兩道陣地需要的時間,這就是前線步兵們撤退的全部時間。
每一發150榴彈炮都炸出直徑數米的單坑,爆炸掀起的碎片如同死亡的花朵般綻放,每一朵死亡之花直徑都有十米之大。與之相比,從陣地上撤退的步兵們渺小的宛如螻蟻。
即便沒有了隊列,大家卻互相攙扶著,拉動著,呼喊指引著方向,沿著纖細的交通壕快速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