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方面肯把真實戰報讓英事代表團看的話。
詹姆斯少將同樣眺望遠方的戰場,很想親眼看到東北軍陣地上發生著什么。
東北軍的戰線與日軍差不多。雖然東北軍并沒有如日軍那般壓迫朝鮮人,依舊征召了朝鮮民工來承擔一部分運輸工作。
傷員們盡可能還是不要用顛簸的卡車來運,所以東北軍了大量架子車,將傷員們快速運到戰線后方一公里內的包扎處緊急處理,然后快速向野戰醫院運輸。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野戰醫院在相對安全的山坳里,在這多山的朝鮮北部,這樣的山坳多的很。此時山坳入口處,架子車進進出出。隆隆的炮聲中,經過簡單包扎的傷員被送進來,等離開的時候,要么是已經經過治療,向后方運送的傷員。又或者是被麻布裹尸袋裝好,送往陣亡官兵身份鑒定處的烈士尸體。
不管是傷員還是烈士,東北軍都不想放棄。運送到車站附近,經過統計與記錄,就會送上從后方抵達前線的火車。一列列火車從后方來的時候都裝滿了官兵與武器彈藥,回去的時候也裝滿了傷員與烈士。
從鴨綠江到平壤防線的鐵路有近千公里,行駛其上的火車的密度到了其承載能力的上限。每一列火車上能夠運輸200名傷
員,還有一節專門的車廂負責運輸烈士。從東北方向向平壤防線前進的60節火車上裝滿了人員物資,從平壤防線上向東北方向行駛的60列火車上同樣裝滿了人員。
每一分鐘,火車都隆隆向前。每一分鐘,朝鮮的鐵路上都始終保持著有南來北往一共120列火車在行駛。
東北軍在平壤防線后布置了10萬補充兵力,三天時間,10萬補充兵力就所剩無幾。最重要的是,有些部隊雖然通過補充重新達成了齊裝滿員的水平,但是這樣的部隊需要修整一天。這些部隊數量太大,胡秀山開始靠預備隊來接替防線。
日軍的進攻態勢已經極為明確,就是要突破平坦地區,嘗試切斷平壤防線。面對著沸騰著鮮血與生命的戰線,胡秀山依舊按部就班的與四位軍長一一聯絡。等電報打完,胡秀山才對徐乘風說道“司令,我需要一個軍的預備隊。”
徐乘風問都沒問,直接詢問參謀長程若凡,“第三軍的哪些部隊可以調給第二集團軍”
程若凡并沒有看序列表,就寫下了三個師的番號。徐乘風一看,這竟然是把防御海岸線的三個軍各抽調了一個師,給胡秀山當預備隊。
徐乘風什么都沒說。剩下的一個軍是總預備隊,這支部隊是在最后才使用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