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制品方面,東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非常快,其利潤增長極快。如果未來一年中能夠維持當下的銷售量,東北政府預期中200萬噸鋼鐵的產能可以被充分消化。
何銳并不敢讓自己的情緒沉浸在好消息中,把思路拉回到戰爭之中。現在的東北軍表現同樣令何銳滿意。
在班排到營團級的作戰,東北軍的新戰術不僅被全面驗證其有效性,同樣證明了東北軍營團級作戰單位已經掌握了新步兵戰術,并且能夠有效發揮。
師級軍級指揮官們缺乏戰爭經驗,但是當下戰場局面,使得軍級師級作戰單位更多承擔起完成司令部戰役安排的工作,很好的避免了戰場自由選擇對軍級師級作戰單位的挑戰。
從完成戰役命令的角度來看,東北軍軍級師級作戰單位的表現算是合格,日本師團旅團級作戰單位在戰爭中的表現并沒有獲得上風。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在司令部級別的指揮能力上,徐乘風、程若凡等人已經能夠通過兩次戰役,理解了敵我雙方100萬軍隊的戰役到底該怎么進行,如何完成。
從他們成為何銳的同志開始,已經過去了將近8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算是一個大專院校,現在年輕的軍人們已經擁有了軍事學博士學力,已經能夠靠他們自己對軍事的理解與認知,擁有了自主學習發展的能力。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優秀將官的成長無疑是東北軍未來繼續健康發展的保障。
本想抽一根煙,何銳抽了兩根,這才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如果徐乘風等人能夠聽到何銳的心聲,大概會覺得很困惑。
因為徐乘風等人并不覺得自己感受到了戰爭的全貌,哪怕是憑借直覺對戰爭做出精準預測的程若凡都感覺自己的直覺已經不能為戰爭明確的指導。至于靠謹慎研究細致工作來完成戰役的胡秀山,所謂未來根本不在他思維考慮范圍之內。
徐乘風問程若凡,“若凡,你能指揮好全軍撤退的調度么”
程若凡沒有回答,大量的信息在他腦海里高速流動,此時已經談不上面面俱到,程若凡只能根據經驗與判斷答道“我能做到。”
此時程若凡大概猜出徐乘風要去親自指揮對抗日軍的登陸部隊。雖然程若凡并不認同,卻也不會阻止,便叮囑道“根據第二道防線運動方向,從現在開始,七個師只要能夠擋住日軍,12個小時內,這條防線就會固若金湯。”
徐乘風轉頭問胡秀山,“秀山,第二集團軍能夠順利完成戰術安排么”
胡秀山想都沒想,直接答道“我會靠前指揮,第二集團軍能撤下來。”
塔讀a,免費網站
兩位值得新來的同學與同志都如此表態,徐乘風帶上軍帽,“那么,司令部暫時交給參謀長程若凡指揮,我到反登陸前線對各個部隊進行協調指揮。通訊處,保證聯絡信息的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