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與血腥的氣味,云層下爆炸的煙霧與被炮火引燃的易燃物燃燒的黑煙,讓戰場更是一片灰蒙蒙的。
東北軍在平壤防線上布置了8個軍,24個師。陣線后有10萬補充兵力。現在又從第三集團軍抽調了6個師,相當于2個軍的兵力。10個軍,40萬人,加上10萬補充兵力,此時東北軍前線兵力應該有50萬人。
然而戰線上實際剩下的只有30萬出頭。三天激戰,東北軍傷亡達到了近20萬。唯一好處在于,防御方兵力使用效率高,除了戰斗特別激烈的戰場之外,東北軍還是將傷員與大部分烈士遺體都送到了后方,裝車運走。
幾個月來,列車都是每30分鐘的頻率,一次到達兩列軍列,每一列火車都是4節車廂。
由于傷員數量太大,此時四節車廂的列車上已經不再是200名傷員與烈士遺體,每一列火車都是四節車廂,三節車廂里都塞了500名甚至更多的傷員,烈士的遺體更是在車廂里塞到塞不下,才會等下一趟火車。
從早上7點打到晚上17點,也不過運走了3萬傷員與2萬烈士遺體。剩余沒能運走的傷員以及烈士尸體,還有10萬之多。第二集團軍司令部里,參謀長問胡秀山,“司令,光是傷員與烈士遺體,以當下的運輸速度就需要運輸20個小時。這已經影響到我軍撤退速度。可否將烈士遺體暫時掩埋,以后再回來取。這就能節省些時間。”
胡秀山當即答道“不行讓軍列一次抵達4列,就可以把時間壓縮到10小時。”
參謀長覺得胡秀山這要求有些過分,卻不知道該怎么勸說。胡秀山語氣依舊冷靜,“我軍能戰斗到現在,是因為官兵們都知道,被炸的粉身碎骨的官兵,以及失蹤官兵無法運回去,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要還在成建制有紀律的作戰,大家都不會被拋下。我們現在并非沒有辦法,而且日軍的戰斗力也不過如此。10個小時候內,部隊靠夜行軍也能撤退。此時若是讓官兵們看到我們撤退的時候竟然要拋下這么多,大家的心理上會受到影響。”
原文來自于塔讀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
參謀長也找不出其他理由,只能說道“司令,鐵路上每隔1百米,就要有人工照明。”
胡秀山當即表達了統一,“撤退部隊中一部分現在行動,沿著鐵路后撤。我再強調一次,日軍并沒有他們自己吹噓的那么強”
正如胡秀山的判斷,當東北軍以小分隊戰術發動反擊的時候,與東北軍呈現犬牙交錯的日軍就頂不住了。尤其是在這樣密集的隊列中,東北軍很難滲透,但是每一次滲透造成的影響都遠超有空間時候的戰線。
即便有些日本前線部隊并沒有受到影響,卻總是有日軍部隊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經過一陣天的血戰,日軍部隊即便是在戰前就接受過針對東北軍小分隊滲透的訓練,在體力極大消耗,精神也備受折磨的當下,胡亂反應的日軍數量大大增加。
最終,那些疲憊的日軍師團長們都不得不下令部隊停止進攻,逐步后撤,以穩定連續的防線來阻止東北軍的小分隊滲透。
東北軍同樣見好就收,盡可能的恢復陣地后,東北軍就持續的打擊日軍陣地。并且組織好了夜間防御。
此時,日本第二滿蒙派遣軍的也已經付出了數千人代價,將東北軍逼退了4公里。然而再繼續向前,就如撞上了鐵板,攻擊不下。
因為龍川平原沿海深度有限,日軍戰列艦必須在11米的安全水位區行駛,不得不在夜間退到更遠的海域。加上東北軍防御部隊的后退,戰列艦已經沒辦法在夜間發揮戰斗力。
夜間作戰,漲潮、暗流,日軍的艦炮射擊精度大大境地,那些巡洋艦也不得不退出。日軍小型軍艦因為噸位問題,受到海面波濤影響更大,也只能暫時撤出。